游九华道中
微雨山路滑,山行人轻舟。桃花夹岸迷远近,回峦叠嶂盘深幽。
奇峰应接劳回首,瞻之在前忽在后。不道舟行转崛岖,但怪青山亦奔走。
薄午雨霁云亦开,青鞋布袜无尘埃。梅蹊柳径度村落,长松白石穿林隈。
始攀风磴出木杪,更俯悬崖听瀑雷。乱山高顶藏平野,茆屋高低自成社。
此中那得有人家,恐是当年避秦者。西岩日色渐欲下,且向前林秣吾马。
世途浊隘不可居,吾将此地营兰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回峦叠嶂:山峰连绵不断,层层叠叠。
- 崛岖:崎岖不平。
- 梅蹊柳径:梅花小径和柳树小道。
- 风磴:山风中的石阶。
- 瀑雷:瀑布的声音如同雷鸣。
- 茆屋:茅草屋。
- 避秦者:躲避秦朝暴政的人。
- 秣吾马:喂我的马。
- 兰若:佛教用语,指寺庙。
翻译
微雨中山路湿滑,我轻舟前行。桃花盛开在两岸,远近景色迷人,山峰连绵,层层叠叠,深邃幽静。 奇峰美景应接不暇,回头望去,忽前忽后。不料舟行变得崎岖,只怪青山似乎也在奔走。 将近中午,雨停云开,我穿着青鞋布袜,无尘无埃。穿过梅花小径和柳树小道,经过村落,长松白石穿行于林间。 开始攀登风中的石阶,从树梢间望出,再俯身悬崖,聆听瀑布如雷鸣般的声音。乱山之巅藏着平野,茅草屋高低错落,自成村落。 这里怎会有人家,恐怕是当年躲避秦朝暴政的人。西岩的日光渐渐西下,我且向前面的树林喂我的马。 世途污浊狭窄,不可久居,我将在此地建造寺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九华山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的壮美与幽静。诗中“桃花夹岸迷远近,回峦叠嶂盘深幽”等句,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自然的魅力。后文通过对山中景象的深入描写,抒发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 928篇诗文
王守仁的其他作品
- 《 远公讲经台(江西诗。正德己卯年,奉敕往福建处叛军。至丰城,遭宸濠之变,趋还吉安,集兵平之。八月,升副都御史,巡按江西作) 》 —— [ 明 ] 王守仁
- 《 送邵文实方伯致仕 》 —— [ 明 ] 王守仁
- 《 嘉靖丙戌十二月庚申始得子年已五十有五矣六月静齐二丈昔与先公同举于乡闻之而喜各以诗来贺蔼然世交之谊也次韵为谢二首 》 —— [ 明 ] 王守仁
- 《 送守中至龙盘山中 》 —— [ 明 ] 王守仁
- 《 丁丑二月征漳寇进兵长汀道中有感 》 —— [ 明 ] 王守仁
- 《 又次壁间杜牧韵 》 —— [ 明 ] 王守仁
- 《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六 》 —— [ 明 ] 王守仁
- 《 去妇叹五首 其三 (赴谪诗。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 》 —— [ 明 ] 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