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

汉庭文采有相如,天子通宵爱子虚。 把钓看棋高兴尽,焚香起草宦情疏。 楚山重叠当归路,溪月分明到直庐。 江雨潇潇帆一片,此行谁道为鲈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庭:指汉朝朝廷。
  • 文采:文学才华。
  •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
  • 天子:皇帝。
  • 通宵:整夜。
  • 爱子虚:喜爱《子虚赋》,司马相如的代表作。
  • 把钓:钓鱼。
  • 看棋:观棋。
  • 高兴尽:兴致消尽。
  • 焚香起草:点燃香,开始写作。
  • 宦情疏:对官场生涯感到疏远。
  • 楚山:指襄州一带的山。
  • 重叠:连绵不断。
  • 当归路:回家的路。
  • 溪月:溪边的月光。
  • 分明:清晰。
  • 到直庐:到达官署。
  • 江雨潇潇:江边的雨声。
  • 帆一片:一片帆船。
  • 此行谁道:这次出行,谁说。
  • 为鲈鱼:为了鲈鱼的美味。

翻译

在汉朝的朝廷中,文学才华出众的司马相如,他的《子虚赋》深受皇帝喜爱,皇帝甚至整夜阅读。我曾与你一起钓鱼观棋,兴致盎然,但如今点燃香,开始写作,对官场生涯感到疏远。襄州的山峦连绵不断,是你归家的路,溪边的月光清晰地照亮了你的官署。江边的雨声中,一片帆船启航,这次出行,谁说只是为了鲈鱼的美味呢?

赏析

这首诗是温庭筠送别襄州李中丞赴任的作品,通过对比汉朝文采与当下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官场生涯的疏离感。诗中“把钓看棋”与“焚香起草”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闲适生活,后者则暗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官场的疏远。末句以“江雨潇潇帆一片”营造出离别的凄凉氛围,而“此行谁道为鲈鱼”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深意的猜测,增添了诗的韵味。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