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三十韵

仙术由来能致雨,诚心所感可回天。 公家既尽祈禳礼,洞府宜分造化权。 明处浙东虽大郡,鄞居海右乏深渊。 每罹暵旱忧为甚,况历饥荒恐复然。 春后一犁方欲动,田无勺水绝堪怜。 木龙谩吼江头月,秧马犹沉屋角烟。 病暍征夫心正折,望霓农叟眼将穿。 此时奚啻千金直,民命危如一线悬。 郡幕有官偏恻隐,旻天无路莫夤缘。 遴才几度询诸老,荐口咸推汝独贤。 闭户固辞徒至再,下车力请寖勤拳。 一笺丹悃求嘉应,即喜玄机妙斡旋。 众览但知惟兀兀,神飞谁识自翩翩。 心香虎闼初无阻,膏泽龙宫讵敢专。 蜥蜴捧符来洞口,神祇森仗立云颠。 顿惊百辟争趋事,始觉群巫乃备员。 电逐剑光才动处,雷轰印令未施前。 天瓢乍滴终倾倒,月额初开渐复连。 别院始看庭积霤,前村已见水行田。 秧针被润青而秀,菜甲分甘绿且鲜。 壤畈田翁惊破块,井眢灶婢喜添泉。 乾禽澡羽鸣溪树,涸鲋扬鳞跃涧川。 伫见桑麻还郁郁,行吟花竹正娟娟。 槐边市有新鸣屐,柳下塘无久系船。 已扫螟氛消毒暑,渐清燕寝饱高眠。 童谣争唱升平曲,祖帐高题志喜篇。 试术葛玄应敛衽,论功束皙可随肩。 世人独叹重玄秘,真宰多怜一念虔。 往岁作霖频复见,钜公题石久曾镌。 谁知白首当今日,犹为苍生作有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术:指超自然的法术。
  • 祈禳:祈祷消除灾难。
  • 暵旱:干旱。
  • 秧马:插秧时使用的工具。
  • 病暍:因热而生病。
  • 望霓:盼望雨后的彩虹,比喻盼望雨水。
  • 奚啻:何止。
  • 恻隐:同情,怜悯。
  • 夤缘: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 遴才:选拔人才。
  • 荐口:推荐之辞。
  • 丹悃:真诚的心意。
  • 玄机:深奥的道理或技巧。
  • 神飞:精神振奋,心情激动。
  • 心香:虔诚的心意。
  • 膏泽:滋润的雨露。
  • 蜥蜴:此处指神话中的降雨神兽。
  • 神祇:神的总称。
  • 趋事:奔走效劳。
  • 剑光:剑的寒光,比喻雷电。
  • 印令:官方的命令。
  • 月额:月亮的形状。
  • 积霤:积聚的雨水。
  • 菜甲:蔬菜的嫩叶。
  • 壤畈:田地。
  • 井眢:井水枯竭。
  • 涸鲋:干涸的鱼。
  • 伫见:久立而望。
  • 桑麻:桑树和麻,泛指农作物。
  • 花竹:花和竹,泛指花草树木。
  • 螟氛:害虫的气氛。
  • 燕寝:安睡。
  • 祖帐:送行的帐篷。
  • 葛玄:三国时期的道士,擅长法术。
  • 束皙: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
  • 重玄:深奥的道理。
  • 真宰:天意,天命。
  • 作霖:降雨。
  • 钜公:大官。
  • 题石:在石头上题字。
  • 有年:丰收之年。

翻译

仙术据说能够招来雨水,诚心所至可以感动上天。公家已经尽了祈福消灾的礼节,洞府应该分享造化的权力。明州虽然是浙东的大郡,但鄞州位于海右,缺乏深渊。每当遇到干旱,忧虑尤为严重,何况经历了饥荒,恐怕会再次发生。春天过后,一犁刚要动土,田里却没有一滴水,实在令人同情。木龙在江头月下徒劳地吼叫,秧马沉没在屋角的烟雾中。生病的征夫心中正感到痛苦,望雨的农夫眼睛快要望穿。此时雨水的价值何止千金,民众的生命危险如同一线悬空。郡中的官员虽然同情,但天无路可攀附。选拔人才多次咨询长者,推荐的意见都认为你最贤能。闭门固辞再三,下车后力请更加勤勉。一封真诚的信求得好的回应,随即欢喜地运用玄妙的技巧斡旋。众人只知呆呆地看着,神情飞扬谁知道是自得其乐。虔诚的心意初无阻碍,滋润的雨露龙宫岂敢专享。蜥蜴捧着符咒来到洞口,神灵排列在云端。顿时惊动百官争相效劳,始觉群巫只是备员。电光剑影才动,雷声轰鸣印令未下。天上的瓢突然倾倒,月亮的形状初开渐渐复原。别院开始看到庭院积雨,前村已见水流田间。秧苗被滋润得青翠秀丽,菜叶分甘绿且新鲜。田翁惊破土块,灶婢喜添泉水。干涸的鸟在溪树中鸣叫,干涸的鱼跃动在涧川。久立而望桑麻郁郁葱葱,行吟花竹正娟娟。槐树旁市集有新鞋声,柳树下塘无久系船。已扫除害虫的气氛,消除了暑热,渐渐清静安睡。童谣争唱升平曲,送行的帐篷高题志喜篇。试术的葛玄应收敛,论功的束皙可随肩。世人独叹重玄秘,天意多怜一念虔。往年作霖频频出现,大官题石久已镌刻。谁知白发今日,仍为苍生作有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干旱时期人们的期盼与雨水的珍贵,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仙术降雨的神奇场景。诗中,“仙术由来能致雨,诚心所感可回天”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对仙术的信仰。后文通过对比干旱与雨后的景象,突出了雨水的宝贵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袁士元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彦章,号菊村学者。幼嗜学,性至孝。以荐授鄞学教谕,调西湖书院山长,改鄮山,迁平江路学教授。后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有《书林外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