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湖醉中歌

青山偃蹇不可呼,我行青山如画图。荡舟春波并山去,青山尽处横陂湖。 周湖一百二十里,湖波极处山孤起。下临沧海上青天,南有浮屠抱山址。 事幽兴集天风来,乘风便欲归蓬莱。忧长未释天地隘,眼阔稍觉心颜开。 酒酣重踏孤舟发,此兴平生浩难遏。横山西去复清沟,屠苏巧构林岩幽。 园翁剪花春在手,蟠回石磴穷雕锼。兴尽归来月犹在,盘礴解装春叆叆。 呼童置酒复徘徊,明月清风如有待。临水轩窗次第开,玉山自倒非人推。 吁嗟劳生快意少,故园茅屋今苍苔。明朝阴晴未可必,携手重游定何日。 借我仙人九节筇,直欲拄上太白峰头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偃蹇(yǎn jiǎn):形容山势高耸而曲折。
  • 荡舟:划船。
  • 陂湖:湖边或湖中的小岛。
  • 浮屠:佛塔。
  • 屠苏:一种植物,此处指用屠苏装饰的房屋。
  • 盘礴:盘旋,此处指徘徊。
  • 叆叆(ài ài):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玉山自倒:形容醉态。
  • 吁嗟(xū jiē):叹息声。
  • 九节筇(jiǔ jié qióng):一种竹杖,传说中仙人所用。
  • 太白峰:山名,位于陕西省。

翻译

青山高耸曲折,无法呼唤,我行走于青山之间,如同画中游。划船沿着春波与山同行,直到青山尽头,便是湖边的小岛。 环绕湖一周有一百二十里,湖波尽头是孤峰突起。下临沧海,上接青天,南边有佛塔紧抱山脚。 在幽静中集事,天风来时,仿佛可以乘风归去蓬莱仙境。忧愁未解,感觉天地狭隘,但眼界开阔,心情稍觉舒畅。 酒醉之后,再次踏上孤舟出发,这种兴致平生难以抑制。横山向西又到清沟,屠苏装饰的房屋巧妙地构筑在林岩之间。 园翁剪花,春天在手,曲折的石阶尽头是精雕细琢的景致。兴尽归来,月亮依旧在,徘徊中解装,春雾缭绕。 呼唤童子置酒,再次徘徊,明月清风仿佛有所期待。临水的轩窗依次打开,醉态如玉山自倒,非人力所能推。 叹息劳碌生活快意少,故园的茅屋如今已长满苍苔。明朝的阴晴不可预知,携手重游不知是何日。 借我仙人的九节竹杖,直欲拄上太白峰头站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游东湖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青山偃蹇不可呼”等句,以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后文通过对酒、月、风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快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袁士元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袁士元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彦章,号菊村学者。幼嗜学,性至孝。以荐授鄞学教谕,调西湖书院山长,改鄮山,迁平江路学教授。后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有《书林外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