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 · 上卷 · 四支

· 李渔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瑶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赀。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焰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麟儿。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陵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拼音

所属合集

#笠翁对韵

注释

流涕策:西汉贾谊《陈政事疏》:“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断肠诗: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相传其对婚姻不满,故诗词多幽愤哀伤情调,后人辑有《断肠诗集》、《断肠词集》传世。云中:汉代北方有云中郡。垂橘柚:唐杜甫《禹庙》诗:“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茅茨:以土为阶,以茅为屋。《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湘竹:湘妃竹,又名斑竹。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菹(zū):腌菜。
  • 醢(hǎi):肉酱。
  • 赀(zī):同“资”,财物。
  • 紫盖黄旗:指一种云气,也指帝王的仪仗。
  • 茅茨(cí):茅草盖的屋顶。

翻译

  • 泉水对应石头,树干对应树枝。吹奏竹笛对应弹拨丝弦。山间的亭子对应水边的亭台,鹦鹉对应鸬鹚。五色笔,十香词。用墨泼画对应传递酒器。神奇的是韩干的画,雄浑的是李陵的诗。几处繁华街道有新科夺锦的荣耀,有人在散发香气的小路淡雅如凝脂。万里的烽火硝烟,战士在边疆争着保卫边塞;一场及时的春雨,农夫在村外都抓紧时机耕种。
  • 腌菜对应肉酱,辞赋对应诗歌。如点漆般的眼眸对应涂脂般的面容。美玉的簪子对应珍珠装饰的鞋子,剑客对应琴师。买酒的价格,购置山林的费用。倾国倾城的容貌对应仙女的姿态。傍晚的霞光明亮如同锦缎,春天的细雨细密如丝。柳树在长堤边牵绊千万棵树,花朵在野外寺庙旁横生两三枝。帝王仪仗的云气,上天预示占据江左之地;青袍白马,童谣最终应和了寿阳的少年。
  • 箴言对应颂赞,陶制的容器对应酒器。萤火虫的光焰对应蚕丝。轻盈的衣襟对应长长的衣袖,吉祥的草对应灵芝。使人流泪的策文,令人断肠的诗歌。喉舌器官对应腰肢。云朵中像熊虎一样的大将,天上如凤凰麒麟般的杰出人才。禹庙历经千年垂挂着橘柚,尧的台阶只有三尺上面覆盖着茅草。湘妃竹含着烟雾,腰下轻盈的纱裙笼罩着玳瑁;海棠花经过雨水,脸边清泪湿润了胭脂。
  • 争执对应谦让,眺望对应思念。野生的葛对应山栀。神仙般的风度对应道人的气质,天然造就对应人为而成。专诸的剑,博浪沙张良的铁锥。经线纬线对应天干地支。地位尊贵是人民和万物之主,品德高尚是帝王的老师。殷切地盼望不妨碍人已远去,心里急切无奈马走得迟缓。关闭金屋的时候,乞求如同司马相如题柱的笔;玉楼建成之后,记得一定要有像李贺那样锦囊里的诗。

赏析

这篇《笠翁对韵·上卷·四支》内容丰富,对仗工整,涵盖了众多的事物和意象。从自然景观如泉水、石头、山亭、水榭,到动物如鹦鹉、鸬鹚,再到文学艺术如五色笔、十香词、韩干画、李陵诗等;既有生活场景如花街、香径、农夫耕种,也有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如紫盖黄旗、专诸剑、博浪椎等。通过这些对仗和描绘,展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韵律之美,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在字句之间,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高尚品德的赞美和追求。

李渔

李渔

李渔,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