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 · 序
所属合集
译文
注释
序
注释
- 不辰:不得其时。辰,时。
- 甲午、丁酉:分别指公元 1654 年、1657 年。
- 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涌金门,杭州城门名。
- 夭桃:艳丽的桃花。夭,ǎo。
- 僦居:租屋居住。僦,jiù。
- 李供奉:指李白,曾供奉翰林。
- 天姥:山名,在浙江新昌。姥,mǔ。
- 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 岑寂:寂静。
- 蘧榻:蘧,惊喜的样子。榻,睡觉。
- 儿曹:孩子们。
-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翻译
我生不逢时,与西湖阔别了二十八载,然而西湖没有一天不进入我的梦中,而梦中的西湖,也没有一天离开过我。 在前甲午年、丁酉年,两次到西湖,像涌金门商氏的楼外楼,祁氏的偶居,钱氏、余氏的别墅,以及我家的寄园,那一带的湖庄,仅剩下瓦砾。这样一来我梦中所拥有的,反而在西湖并不存在了。等到了断桥一看,凡是昔日那些柔弱的柳树、艳丽的桃花、歌楼舞榭,如同被洪水淹没,百不存一了。我于是赶紧逃离,心想我是为西湖而来,现在所看到的是这样,反而不如保住我梦中的西湖,还能够完整没有损坏。 因而想到我的梦和李白的梦不同。李白梦到天姥山,如同神女名姝,是梦里不曾见到过的,他的梦很虚幻。我的梦到西湖,就像家园眷属,是梦里原本就有的,我的梦很真实。如今我租住在别人家已经二十三年了,梦中仍然在故居。以前使唤的小仆人,现在已经白头,梦中还是小孩子。旧的习惯没有除掉,原来的样子难以改变。从今以后,我只是对着蝶庵寂静,惊喜地睡觉,唯有我旧的梦得以保存,那一派西湖景色,仍然端正安然没有变动。孩子们询问,偶尔向他们说一下,都是梦中说梦,不是说梦话就是胡说。 因而创作了《梦寻》七十二则,留给后世,作为西湖的影子。我就像山中人,从海上归来,极力夸赞海产的美味,同乡人都争着来舔他的眼睛。哎呀呀!那些珍馐美味,经过舌头就空了,那么舔眼睛又怎么能拯救他们的馋呢! 辛亥年七月十六日,古剑蝶庵老人张岱题。
赏析
这篇序文以深情又略带诙谐的笔调,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深厚情感和眷恋。他感慨与西湖分别之久,梦中的西湖鲜活如初,而现实中的西湖却遭破坏,已非记忆中的模样,体现出对往昔美好景象消逝的无奈和惋惜。通过与李白之梦对比,突出自己梦的真实亲切。文中还流露出他对过去生活、人物、习惯的难以忘怀,虽历经变迁仍心向旧梦。最后以幽默的比喻自嘲对西湖的夸赞有些不切实际,展现出张岱独特的文风与心境。整体充满了对西湖的热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一种沧桑感慨。

张岱
张岱的其他作品
- 《 陶庵梦忆 · 卷三 · 朱文懿家桂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六 · 韵山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紫云洞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一 · 筠芝亭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虎跑泉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七 · 愚公谷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秦楼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五 · 扬州清明 》 —— [ 明 ] 张岱
相关推荐
- 《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苏公堤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一片云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二 · 西湖西路 · 北高峰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二 · 西湖西路 · 岣嵝山房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放生池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镇海楼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哇哇宕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大佛头 》 —— [ 明 ] 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