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臣听闻音阶本来没有韵律,是音的规律使其有韵律,五彩没有固定的章法,花纹相错纵横才组成美丽的图案。以此知道沉郁不畅之气不是巧妙的言辞不能疏通,外形万变不是工整的文笔无法描写。先王用此来治理国家,探究人神,表达寂寞,照亮昏昧,文章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上官昭容是已故中书侍郎上官仪之孙。贤明和淑挺秀而生,才华可谓当世一绝,聪慧过人,探索微妙的事理如同照镜子般明朗。学习任何道理如同已经听闻过,下笔文章如同思虑良久而作。当初沛国夫人刚刚怀孕,梦见举人给他一杆大秤,说,以此称量天下。后来昭容便诞生。快到满月时,夫人逗弄昭容说,称量天下的难道是你吗?小孩呀呀的答应说是。生下便能言语,实在是聪慧啊。还在襁褓中就进入了掖庭。上天想要启用他,所以毁了他的家让他辅佐国家。其遭遇马上要星气,于是成就他的德行使其受任。
自武则天久视年间(公元700年)至中宗的景龙年数十年间,国家安宁,朝野内外文风兴盛。 使得有才能的人都被任用,没有有才华的人被遗落在民间,身处高位的人都以使自己学文精进为首要的事情,大臣以没有作出好文章为可耻。每次游乐在外,君臣多有文章附和,文风之盛,可比三代。这不仅是圣后好文章,也是昭容在旁协助的原因。古有女史记录功过,也有女尚书参与朝政,而昭容两个都擅长,每日日理万机,接见官员,应付自如。汉朝的班婕妤、晋朝的左芬,都被世人称赞享有盛誉,上官昭容的文采和他们没有差别,但辅佐朝政之功则非他们可以比拟。虽然朝廷上的决策无处不有其踪迹,却隐身在背后,其提出的治国的规划可以当作典范,历代以来罕有听闻,其他嫔妃和其他读书人,怎么能够望其项背!然而武则天拥有天下,掌握生杀职权,高兴则得到赏赐,发怒则可使千里流血。百姓的祸福与陛下的举动息息相关。要使其听取建议,是多么的困难,势力大的显贵之人使其怀疑,卑贱而不亲近的人无法接近,能接近而阿谀奉承之人的话不被在意,关系疏远而忠诚的人使其生气。唯有上官昭容委婉的引导陛下,使得九德六艺能够达到。所以所以上官昭容游览名山的意兴,杀伐决断的威严,奢侈享乐的姿态,嗜好玩乐的方面全被人们遗忘,留下的只有她风雅的文章和诗风。人们都说上官昭容是块美玉人们都说上官昭容是块美玉,公正公平,光明磊落得辅佐女皇,用尽一切方式让女皇做出公平的决策,女皇有如神助,上官昭容超乎常人的智慧,有如祥瑞,令国家振兴繁荣,怎么能说她的品德不美好?镇国太平公主,才华盖世是皇帝的妹妹,曾经和上官昭容一起出游四处宴饮,时光流逝,旧物尚在但是物是人非。其文章之不齐缺失使人感到悲伤,为了怀念昭容,皇上让史臣收集上官昭容的诗。若干卷文章,列在左面。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黼黻(fǔ fú):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
-
唐昭容:唐朝女官名。
-
掖庭: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
久视:武则天的年号。
-
景龙:唐中宗李显的年号。
-
黔黎:百姓。
-
乂(yì):安定。
-
窈窕(yǎo tiǎo):文静而美好。
翻译
我听说七种声音没有主导,音律和声调综合作为基础;五种色彩没有条理,华美的花纹相互交织才显美丽。由此可知气息一旦有抑郁,不是巧妙言辞不能相通;形态有万千变化,不是精巧文章不能描绘:先王因此来经营天地,推究人神,阐明沉寂,鉴别幽暗,文章的言辞义理太重要了啊!上官昭容,是原中书侍郎上官仪的孙女。聪慧秀美超然而生,才华举世无双,机敏有见识,聪慧能聆听,能探究细微明察事理。读书海纳百川,仿佛以前就知晓;动笔如云飞,都如同预先构思。当初沛国夫人正怀孕时,梦见巨人让她拿大秤,说:“用这秤来称量天下。”不久上官昭容出生。满月时,夫人逗弄她说:“称量天下,难道在你吗?”孩子就呀呀地回应说:“是。”生来就能说话,实在是灵异。还在襁褓中时,就进入掖庭,上天实在开启了她的命运,所以能舍弃家来资助国家;时运将要兴盛,所以成就德行接受任命。
自从武则天久视年后,到中宗景龙年间,十多年间,天下清平宁静,宫内加强图书府库,宫外开辟修文馆。搜求英才豪杰,民间没有遗漏的人才,右职以精通学问为先,大臣以没有文采为耻。每当到宫观游览,到山河出行,白云飘起皇帝就歌唱,皇帝车驾飞动臣子就赋文,雅颂的兴盛,和三代同风,不只是圣后喜好文辞,也是深明大义的君主协助赞同的结果。古代有女史记录功劳书写过错,又有女尚书决断事情,宫廷中两朝专享美名,一天处理众多事务。接受询问没有遗漏,回应如同回声,虽
赏析
这篇序文主要是对上官昭容的才华和功绩进行赞美和推崇。文中强调了她自幼聪慧异常,才华绝代,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她生活的时代政治清平、文化繁荣,而上官昭容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不仅自身才学出众,还对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文风产生了积极影响。序文通过论述她的特殊地位和杰出才能,展现了一位令人敬仰的女性形象,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化和才华的重视。文中还将她与古代的女史等人物相比较,突出了她的独特之处。整体文辞优美,对上官昭容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