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

· 张说
臣闻七声无主,律吕综基和;五彩无章,黼黻交其丽。是知气有一郁,非巧辞莫之通;形有万变,非工文莫之写:先王以是经天地,究人神,阐寂寞,鉴幽昧,文之辞义大矣哉!上官昭容者,故中书侍郎仪之孙也。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识聪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咸同宿构。初沛国夫人之方娠也,梦巨人俾之大秤,曰:“以是秤量天下。”既而昭容生。弥月,夫人弄之曰:“秤量天下,岂在子乎?”孩遂哑哑应之曰:“是。”生而能言,盖为灵也。越在襁褓,入于掖庭,天实启之,故毁家而资国;运将兴也,故成德而受任。 自则天久视之后,中宗景龙之际,十数年间,六合清谧,内峻图书之府,外辟修文之馆。搜英猎俊,野无遗才,右职以精学为先,大臣以无文为耻。每豫游宫观,行幸河山,白云起而帝歌,翠华飞而臣赋,雅颂之盛,与三代同风,岂惟圣后之好文,亦云奥主之协赞者也。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空閤昭宫,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嫔,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迹秘九天之上,身没重泉之下,嘉猷令范,代罕得闻,庶姬后学,呜呼何仰!然则大君据四海之图,悬百灵之命,喜则九围挟纩,怒则千里流血,静则黔黎乂安,动则苍罢弊。入耳之语,谅其难乎:贵而势大者疑,贱而礼绝者隔,近而言轻者忽,远而意忠者忤。惟窈窕柔曼,诱掖善心,忘味九德之衢,倾情六艺之圃,故登昆巡海之意寝,翦胡刈越之威息,璿台珍服之态消,从禽嗜乐之端废。独使温柔之教,渐于生人,风雅之声,流于来叶。非夫元黄毓粹,贞明助思,众妙扶识,群灵挟志,诞异人之宝,授兴王之瑞,其孰能臻斯懿乎?镇国太平公主,道高帝妹。才重天人,昔嚐共游东壁,同宴北诸,倏来忽往,物在人亡。悯雕琯之残言,悲素扇之空曲,上闻天子,求椒掖之故事;有命史臣,叙兰台之新集。凡若干卷,列之如左。
拼音

译文

臣听闻音阶本来没有韵律,是音的规律使其有韵律,五彩没有固定的章法,花纹相错纵横才组成美丽的图案。以此知道沉郁不畅之气不是巧妙的言辞不能疏通,外形万变不是工整的文笔无法描写。先王用此来治理国家,探究人神,表达寂寞,照亮昏昧,文章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上官昭容是已故中书侍郎上官仪之孙。贤明和淑挺秀而生,才华可谓当世一绝,聪慧过人,探索微妙的事理如同照镜子般明朗。学习任何道理如同已经听闻过,下笔文章如同思虑良久而作。当初沛国夫人刚刚怀孕,梦见举人给他一杆大秤,说,以此称量天下。后来昭容便诞生。快到满月时,夫人逗弄昭容说,称量天下的难道是你吗?小孩呀呀的答应说是。生下便能言语,实在是聪慧啊。还在襁褓中就进入了掖庭。上天想要启用他,所以毁了他的家让他辅佐国家。其遭遇马上要星气,于是成就他的德行使其受任。 自武则天久视年间(公元700年)至中宗的景龙年数十年间,国家安宁,朝野内外文风兴盛。 使得有才能的人都被任用,没有有才华的人被遗落在民间,身处高位的人都以使自己学文精进为首要的事情,大臣以没有作出好文章为可耻。每次游乐在外,君臣多有文章附和,文风之盛,可比三代。这不仅是圣后好文章,也是昭容在旁协助的原因。古有女史记录功过,也有女尚书参与朝政,而昭容两个都擅长,每日日理万机,接见官员,应付自如。汉朝的班婕妤、晋朝的左芬,都被世人称赞享有盛誉,上官昭容的文采和他们没有差别,但辅佐朝政之功则非他们可以比拟。虽然朝廷上的决策无处不有其踪迹,却隐身在背后,其提出的治国的规划可以当作典范,历代以来罕有听闻,其他嫔妃和其他读书人,怎么能够望其项背!然而武则天拥有天下,掌握生杀职权,高兴则得到赏赐,发怒则可使千里流血。百姓的祸福与陛下的举动息息相关。要使其听取建议,是多么的困难,势力大的显贵之人使其怀疑,卑贱而不亲近的人无法接近,能接近而阿谀奉承之人的话不被在意,关系疏远而忠诚的人使其生气。唯有上官昭容委婉的引导陛下,使得九德六艺能够达到。所以所以上官昭容游览名山的意兴,杀伐决断的威严,奢侈享乐的姿态,嗜好玩乐的方面全被人们遗忘,留下的只有她风雅的文章和诗风。人们都说上官昭容是块美玉人们都说上官昭容是块美玉,公正公平,光明磊落得辅佐女皇,用尽一切方式让女皇做出公平的决策,女皇有如神助,上官昭容超乎常人的智慧,有如祥瑞,令国家振兴繁荣,怎么能说她的品德不美好?镇国太平公主,才华盖世是皇帝的妹妹,曾经和上官昭容一起出游四处宴饮,时光流逝,旧物尚在但是物是人非。其文章之不齐缺失使人感到悲伤,为了怀念昭容,皇上让史臣收集上官昭容的诗。若干卷文章,列在左面。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黼黻(fǔ fú):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
  • 唐昭容:唐朝女官名。
  • 掖庭: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 久视:武则天的年号。
  • 景龙:唐中宗李显的年号。
  • 黔黎:百姓。
  • 乂(yì):安定。
  • 窈窕(yǎo tiǎo):文静而美好。

翻译

我听说七种声音没有主导,音律和声调综合作为基础;五种色彩没有条理,华美的花纹相互交织才显美丽。由此可知气息一旦有抑郁,不是巧妙言辞不能相通;形态有万千变化,不是精巧文章不能描绘:先王因此来经营天地,推究人神,阐明沉寂,鉴别幽暗,文章的言辞义理太重要了啊!上官昭容,是原中书侍郎上官仪的孙女。聪慧秀美超然而生,才华举世无双,机敏有见识,聪慧能聆听,能探究细微明察事理。读书海纳百川,仿佛以前就知晓;动笔如云飞,都如同预先构思。当初沛国夫人正怀孕时,梦见巨人让她拿大秤,说:“用这秤来称量天下。”不久上官昭容出生。满月时,夫人逗弄她说:“称量天下,难道在你吗?”孩子就呀呀地回应说:“是。”生来就能说话,实在是灵异。还在襁褓中时,就进入掖庭,上天实在开启了她的命运,所以能舍弃家来资助国家;时运将要兴盛,所以成就德行接受任命。

自从武则天久视年后,到中宗景龙年间,十多年间,天下清平宁静,宫内加强图书府库,宫外开辟修文馆。搜求英才豪杰,民间没有遗漏的人才,右职以精通学问为先,大臣以没有文采为耻。每当到宫观游览,到山河出行,白云飘起皇帝就歌唱,皇帝车驾飞动臣子就赋文,雅颂的兴盛,和三代同风,不只是圣后喜好文辞,也是深明大义的君主协助赞同的结果。古代有女史记录功劳书写过错,又有女尚书决断事情,宫廷中两朝专享美名,一天处理众多事务。接受询问没有遗漏,回应如同回声,虽

赏析

这篇序文主要是对上官昭容的才华和功绩进行赞美和推崇。文中强调了她自幼聪慧异常,才华绝代,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她生活的时代政治清平、文化繁荣,而上官昭容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不仅自身才学出众,还对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文风产生了积极影响。序文通过论述她的特殊地位和杰出才能,展现了一位令人敬仰的女性形象,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化和才华的重视。文中还将她与古代的女史等人物相比较,突出了她的独特之处。整体文辞优美,对上官昭容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张说

张说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