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子罕篇 · 第二十二章

· 孔子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拼音

所属合集

#论语

译文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另一译法】 孔子说:“庄稼生长了,却不吐穗开花的,有过的罢!吐穗开花了,却不凝浆结实的,有过的罢!”

注释

秀: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叫秀。

赏析

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禾苗。
  • :吐穗开花。

翻译

孔子说:“庄稼有只长苗而不开花抽穗的吧;有开了花却不结果实的吧!”

赏析

这段话以庄稼的生长情况来比喻人生或事物的发展。孔子感慨有些禾苗虽然长出,但最终不能开花,有些虽然开花了却结不出果实。这可能是在提醒人们,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因素,即使有了一定的开端和进展,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同时也蕴含着对那些有一定起点却未能取得最终成就的惋惜之情,启发人们要不断努力,坚持到底,避免半途而废。这种比喻生动形象,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