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注释
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
纯:丝绸,黑色的丝。
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
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
泰:这里指骄纵、傲慢。
赏析
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戴帽子有根本的区别。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论语 · 雍也篇 · 第十六章 》 —— [ 周 ] 孔子
- 《 孝经·广要道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子罕篇 · 第二十九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泰伯篇 · 第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子罕篇 · 第十六章 》 —— [ 周 ] 孔子
- 《 孝经 开宗明义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学而篇 · 第十二章 》 —— [ 周 ] 孔子
相关推荐
- 《 论语 · 子罕篇 · 第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里仁篇 · 第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先进篇 · 第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八佾篇 · 第七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二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子路篇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二十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