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寻辛谔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漾舟:划船。
  • 水便:水路之便。
  • (tán):石砌的水池。
  • 纤徐:形容曲折缓慢。
  • 屿(yǔ):小岛。
  • 回也一瓢饮:引用《论语·雍也》中孔子称赞颜回安贫乐道的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里以颜回自比或比辛谔。
  • 晏如:安然自乐的样子 。

翻译

划船顺着便利的水路前行,去探访老朋友的居所。在落日余晖映照的清澈河川里,谁说会仅仅羡慕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石砌的水池清澈见底,沿着曲折绵延的沙岸慢慢行进。在长满竹子的小岛上看到有人在垂钓,在书房里看到有人在静心地读书。不知不觉间忘记了这傍晚的时光,兴致正浓时正赶上清凉的初秋时节。就如同颜回,即便只有一瓢水的清苦生活,却贤能安适,总是安然自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驾舟寻访友人途中及见到友人后的种种景象。开篇点明因舟行之便而去访故人,语言质朴自然,引出下面的行程。“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借景抒情,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寄托了自己对悠然生活场景的享受,并不只单单羡慕鱼儿的自由无拘,暗示着自己当下的心境就很自由惬意。中间部分对行程中的景色描写细腻生动,石潭清澈、沙岸纡徐、竹屿垂钓、斋斋读书,这些场景共同构筑出一幅宁静清幽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又体现了友人居住环境的雅致闲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样生活氛围的喜爱。“言忘忘景夕,兴属凉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这个过程中沉浸其中,浑然忘我,兴致被初秋的清凉进一步激发。最后以颜回自比或比友人,升华了主题,体现出无论生活贫困与否,都应保持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彰显了诗人超脱的心境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景交融,以访友的经历为线索,巧妙地表达了诗人诸多情感与思考。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