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三 · 逍遥楼
所属合集
注释
- 滇茶: 明代产于云南的一种名贵茶叶。
- 老其材: 指茶叶树龄长。
- 朱文懿公: 朱某,名不详,因其德行高洁,故称文懿公。
- 陈海樵先生: 未知人物,可能与朱公有关联。
- 扶疏蓊翳: 形容树木茂盛,枝叶繁密。
- 葩: 花朵。
- 萼盈斛: 花朵多到满了一斛(古代容量单位)。
- 乩仙: 通过扶乩或灵媒传达神明信息的人。
- 张无垢: 可能是传说中的仙人或者朱公的某种象征。
- 维摩经: 佛教经典,此处指残经。
- 缮写: 手抄或印刷。
- 悬笔挂壁间: 指乩仙使用的书写工具。
- 妊娠祈子: 妇女怀孕时向神祈求生子。
- 簏: 箱子或篮子。
- 觚管: 古代的竹筒,用于书写。
- 狮 子 吼: 原为佛经中的比喻,此处形容陈夫人的声音洪亮。
翻译
云南的茶叶原本就难得,而且也没有一棵生长了八十多年的老树。朱文懿公逍遥楼上的那棵滇茶,是陈海樵先生亲手种植的,它枝繁叶茂,越老越繁盛。朱公的子孙担心它承受不住花朵的重量,每年都会修剪掉很多花蕾,然而留在枝头的,依然繁花似锦。朱文懿公就像是张无垢转世。无垢通过扶乩与文懿公交谈,详细讲述他们前世的缘分,约定某日在逍遥楼见面。朱公站立许久,一位老人出现,两人谈了很久,朱公并未在意。老人只对他说:“在柯亭绿竹庵梁上,有一卷残缺的经书,你可以完成它。”说完便离开,朱公这时才意识到老人就是无垢。第二天,朱公去了绿竹庵,在梁上发现了一部《维摩经》,虽然后两卷还未完成,显然是无垢的手笔。朱公取来继续书写,仿佛出自同一人之手。我的父亲曾说,乩仙供奉在我家寿芝楼,笔挂在墙上,如有事情就会自动落下书写,非常神奇。比如求子、治病,甚至赐予丹药,都能立即应验。我父亲曾祈求生育,乩仙指示从某个装临川笔的篮子里取丹药,那个篮子长期锁着,父亲打开时,笔筒里竟然自动跳出一粒金丹,我母亲吃了后很快就怀孕了。朱文懿公有个姬妾,陈夫人嗓音响亮,让朱公很苦恼。他向仙人祈祷,希望得到解妒的丹药。乩仙回复:“很难,很难!丹药就在你的枕头里。”朱公取出给夫人,夫人服用了,还对人说:“老头子有仙丹却不给其他侍女,却给我,他还宠我呢。”从此,他们关系如初。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朱文懿公与仙人无垢之间的故事,通过描述朱公的遭遇和祈愿,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神秘力量的信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词中的“扶疏蓊翳”描绘了老茶树的生机勃勃,象征着朱公的长寿和精神风貌。而乩仙的活动则充满了神秘色彩,既体现了民间对于超自然现象的敬畏,也展现了人与仙的互动,寓意着人世间的情感纠葛也能得到超越世俗的解决。整首诗富有传奇色彩,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张岱
张岱的其他作品
- 《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大佛头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八 · 阮圆海戏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序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一 · 砎园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于坟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五 · 诸工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一片云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一 · 报恩塔 》 —— [ 明 ] 张岱
相关推荐
- 《 陶庵梦忆 · 卷六 · 齐景公墓花樽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二 · 焦山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三 · 包涵所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三 · 栖霞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七 · 愚公谷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六 · 绍兴灯景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七 · 冰山记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一 · 越俗扫墓 》 —— [ 明 ] 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