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三 · 逍遥楼

· 张岱
滇茶故不易得,亦未有老其材八十馀年者。朱文懿公逍遥楼滇茶,为陈海樵先生手植,扶疏蓊翳,老而愈茂。诸文孙恐其力不胜葩,岁删其萼盈斛,然所遗落枝头,犹自燔山熠谷焉。文懿公,张无垢后身。无垢降乩与文懿,谈宿世因甚悉,约公某日面晤于逍遥楼。公伫立久之,有老人至,剧谈良久,公殊不为意。但与公言:“柯亭绿竹庵梁上,有残经一卷,可了之。”寻别去,公始悟老人为无垢。次日,走绿竹庵,简梁上,有《维摩经》一部,缮写精良,后二卷未竟,盖无垢笔也。公取而续书之,如出一手。先君言,乩仙供余家寿芝楼,悬笔挂壁间,有事辄自动,扶下书之,有奇验。娠祈子,病祈药,赐丹,诏取某处,立应。先君祈嗣,诏取丹于某簏临川笔内,簏失钥闭久,先君简视之,横自出觚管中,有金丹一粒,先宜人吞之,即娠余。朱文懿公有姬媵,陈夫人狮子吼,公苦之。祷于仙,求化妒丹。乩书曰:“难,难!丹在公枕内。”取以进夫人,夫人服之,语人曰:“老头子有仙丹,不饷诸婢,而余是饷,尚昵余。”与公相好如初。
拼音

所属合集

#陶庵梦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滇茶: 明代产于云南的一种名贵茶叶。
  • 老其材: 指茶叶树龄长。
  • 朱文懿公: 朱某,名不详,因其德行高洁,故称文懿公。
  • 陈海樵先生: 未知人物,可能与朱公有关联。
  • 扶疏蓊翳: 形容树木茂盛,枝叶繁密。
  • : 花朵。
  • 萼盈斛: 花朵多到满了一斛(古代容量单位)。
  • 乩仙: 通过扶乩或灵媒传达神明信息的人。
  • 张无垢: 可能是传说中的仙人或者朱公的某种象征。
  • 维摩经: 佛教经典,此处指残经。
  • 缮写: 手抄或印刷。
  • 悬笔挂壁间: 指乩仙使用的书写工具。
  • 妊娠祈子: 妇女怀孕时向神祈求生子。
  • : 箱子或篮子。
  • 觚管: 古代的竹筒,用于书写。
  • 狮 子 吼: 原为佛经中的比喻,此处形容陈夫人的声音洪亮。

翻译

云南的茶叶原本就难得,而且也没有一棵生长了八十多年的老树。朱文懿公逍遥楼上的那棵滇茶,是陈海樵先生亲手种植的,它枝繁叶茂,越老越繁盛。朱公的子孙担心它承受不住花朵的重量,每年都会修剪掉很多花蕾,然而留在枝头的,依然繁花似锦。朱文懿公就像是张无垢转世。无垢通过扶乩与文懿公交谈,详细讲述他们前世的缘分,约定某日在逍遥楼见面。朱公站立许久,一位老人出现,两人谈了很久,朱公并未在意。老人只对他说:“在柯亭绿竹庵梁上,有一卷残缺的经书,你可以完成它。”说完便离开,朱公这时才意识到老人就是无垢。第二天,朱公去了绿竹庵,在梁上发现了一部《维摩经》,虽然后两卷还未完成,显然是无垢的手笔。朱公取来继续书写,仿佛出自同一人之手。我的父亲曾说,乩仙供奉在我家寿芝楼,笔挂在墙上,如有事情就会自动落下书写,非常神奇。比如求子、治病,甚至赐予丹药,都能立即应验。我父亲曾祈求生育,乩仙指示从某个装临川笔的篮子里取丹药,那个篮子长期锁着,父亲打开时,笔筒里竟然自动跳出一粒金丹,我母亲吃了后很快就怀孕了。朱文懿公有个姬妾,陈夫人嗓音响亮,让朱公很苦恼。他向仙人祈祷,希望得到解妒的丹药。乩仙回复:“很难,很难!丹药就在你的枕头里。”朱公取出给夫人,夫人服用了,还对人说:“老头子有仙丹却不给其他侍女,却给我,他还宠我呢。”从此,他们关系如初。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朱文懿公与仙人无垢之间的故事,通过描述朱公的遭遇和祈愿,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神秘力量的信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词中的“扶疏蓊翳”描绘了老茶树的生机勃勃,象征着朱公的长寿和精神风貌。而乩仙的活动则充满了神秘色彩,既体现了民间对于超自然现象的敬畏,也展现了人与仙的互动,寓意着人世间的情感纠葛也能得到超越世俗的解决。整首诗富有传奇色彩,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张岱

张岱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