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一 · 砎园
砎园,水盘据之,而得水之用,又安顿之若无水者。寿花堂,界以堤,以小眉山,以天问台,以竹径,则曲而长,则水之。内宅,隔以霞爽轩,以酣漱,以长廊,以小曲桥,以东篱,则深而邃,则水之。临池,截以鲈香亭、梅花禅,则静而远,则水之。缘城,护以贞六居,以无漏庵,以菜园,以邻居小户,则閟而安,则水之用尽。而水之意色指归乎庞公池之水。庞公池,人弃我取,一意向园,目不他瞩,肠不他回,口不他诺,龙山巙蚭,三摺就之而水不之顾。人称砎园能用水,而卒得水力焉。大父在日,园极华缛。有二老盘旋其中,一老曰:“竟是蓬莱阆苑了也!”一老咈之曰:“个边那有这样!”
拼音
所属合集
译文
在砎园中,水蒙绕回环其中,这样既得了用水的便利,水又藏在园中仿佛没有一样。寿花堂,以岸堤、小眉山、天问台和竹径为界限,显得曲折悠长,这是利用了水;内宅,用霞爽轩、酣漱阁、长廊、小曲桥和东篱隔开,显得深邃悠然,这也是利用了水;因与庞公池相对,把鲈香亭和梅花禅房截断,显得静谧幽深,这又是利用了水;园沿着城墙修筑,有贞六居、无漏庵、菜园以及邻居小户来交互掩映显得幽静而安宁,这是将水利用到极致了,而水的变化还是要归于庞公池的水。庞公池的水别人看不上,我却能充分利用,使它径自流入砎园,而且不为旁顾,一心一意为我护佑园林,即使旁边的卧龙山蜿蜓曲折,边缘几折想要亲近庞公池水,而庞公池水不为所动。人们都说砎园的建造善于用水,而最终的确也得到水之力。我祖父在的时候,砎园极其华美富丽。曾有两个老人在园中观赏流连,其中一个老人说:“竟然是像蓬莱仙居一样的地方啊!”另一个老人不赞同地说:“那里哪有这里好!”
序
江南自古以来大户人家热衷于造园修亭,张岱家族世代修建的园林也颇具特色,与上一篇简约美的筠芝亭不同的是,这里展现的“竟是蓬莱间苑”般构思精巧的园林,其中对水的充分利用的巧妙手法也值得后人学习。

张岱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 227篇诗文
张岱的其他作品
- 《 陶庵梦忆 · 卷三 · 闵老子茶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伍公祠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玉莲亭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五 · 姚简叔画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三 · 禊泉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四 · 方物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四 · 不系园 》 —— [ 明 ] 张岱
- 《 泰山 》 —— [ 明 ] 张岱
相关推荐
- 《 陶庵梦忆 · 卷三 · 南镇祈梦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一 · 金山夜戏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八 · 瑞草溪亭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七 · 松花石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八 · 王月生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四 · 秦淮河房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卷四 · 寗了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七 · 庞公池 》 —— [ 明 ] 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