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三 · 阳和泉
所属合集
注释
- 禊(xì):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消除不祥的祭祀。
- 臧获:古代对奴婢的贱称。
- 浚(jùn):疏通。
- 黧(lí)胀:颜色发黑而肿胀。
- 不旋踵(zhǒng):来不及转身,形容时间极短。
- 壬申:干支纪年。
- 雅驯:典雅纯正。
- 文恭:指张岱的曾祖父张元汴,谥号文恭。
翻译
禊泉在城中,靠挑水的人每天送来。那些奴婢到庵中借火做饭,要柴、要菜、要米,后来要酒、要肉;没有酒肉,就挥起老拳。僧人对此很苦恼。没办法摆脱这种苦恼,就怪罪泉水,把干草垃圾扔进去。不停这样做,就挖开沟渠让污水破坏泉水,泉水就大为损坏了。张子知道后,去到禊井,让年长的人疏通它。挖到一半,看见竹管堆积在下面,都发黑发胀鼓起;竹子清理完,看见干草垃圾,又发出奇臭。张子淘洗了好几次,等到泉水涌出来,泉水实际上没坏,又很甘甜清冽。张子离开后,僧人又破坏它。很短时间内,就又重复两三次,最终也不能挽救,禊泉最终还是坏掉了。在这时,知道泉水已坏还喝的有一半人,不知道泉水已坏仍旧喝的有一半人,知道泉水坏了但没泉水可喝、不得已仍喝的又有一半人。壬申年,有人说阳和岭有玉带泉,张子尝试了,空灵比不上禊泉但清冽超过它。只是因为玉带这个名字不典雅。张子说:阳和岭实际上是我家祖墓所在地,诞生了我的曾祖父文恭,遗留的风尚和功业,和山水一起长久。以前孤山的泉水出来,苏东坡取名为“六一”,现在这个泉取名为“阳和”,非常恰当不会改变。因为山产生、泉水产生,都在文恭出生之前,不用等文恭出生上天就已经让它阳和了,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当地人中有爱多事的人,害怕玉带泉失去它本来的姓氏,就刻石署名。并且说:“自从张岱命名‘禊泉’后‘禊泉’就被张家占有,现在琶山是他家祖坟,要霸占就更容易了。立石署名,是害怕被他夺走。”当时有传播这话的人,阳和泉的名声更加显著。铭文说:“有山像磨刀石,有泉像砥石;太史遗留的功业,光明磊落。孤岛涌出泉水,‘六一’独自享有它。千年的巴蜀之地,人口确实繁多;只说眉山,自然属于苏氏。”
赏析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禊泉先是被奴婢和僧人破坏,虽经张子努力疏通又恢复,但最终还是坏掉了。后来发现了阳和岭的玉带泉,张子认为其清冽且名字应改得更恰当。文中还描述了一些关于泉水归属的言论和争议。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自然景观遭破坏的惋惜以及对祖辈的敬仰。文字生动有趣,既描写了泉水的遭遇,也反映出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人的心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性。

张岱
张岱的其他作品
- 《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五云山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西溪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保俶塔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二 · 西湖西路 · 三生石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片石居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三 · 丝社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雷峰塔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一 · 筠芝亭 》 —— [ 明 ] 张岱
相关推荐
- 《 陶庵梦忆 · 卷五 · 朱楚生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六 · 烟雨楼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六 · 水浒牌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五 · 范长白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六 · 朱氏收藏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七 · 及时雨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二 · 梅花书屋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三 · 斗鸡社 》 —— [ 明 ] 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