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五 · 范长白

· 张岱
范长白园在天平山下,万石都焉。龙性难驯,石皆笏起,旁为范文正墓。园外有长堤,桃柳曲桥,蟠屈湖面,桥尽抵园,园门故作低小,进门则长廊复壁,直达山麓。其绘楼幔阁、秘室曲房,故故匿之,不使人见也。山之左为桃源,峭壁回湍,桃花片片流出。右孤山,种梅千树。渡涧为小兰亭,茂林修竹,曲水流觞,件件有之。竹大如椽,明静娟洁,打磨滑泽如扇骨,是则兰亭所无也。地必古迹,名必古人,此是主人学问。但桃则溪之,梅则屿之,竹则林之,尽可自名其家,不必寄人篱下也。余至,主人出见。主人与大父同籍,以奇丑著。是日释褐,大父嬲之曰:“丑不冠带,范年兄亦冠带了也。”人传以笑。余亟欲一见。及出,状貌果奇,似羊肚石雕一小猱,其鼻垩,颧颐犹残缺失次也。冠履精洁,若谐谑谈笑面目中不应有此。开山堂小饮,绮疏藻幕,备极华褥,秘阁请讴,丝竹摇飏,忽出层垣,知为女乐。饮罢,又移席小兰亭,比晚辞去。主人曰:“宽坐,请看‘少焉’。”金不解,主人曰:“吾乡有缙绅先生,喜调文袋,以《赤壁赋》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遂字月为‘少焉’。顷言‘少焉’者,月也。”固留看月,晚景果妙。主人曰:“四方客来,都不及见小园雪,山石崡岈,银涛蹴起,掀翻五泄,捣碎龙湫,世上伟观,惜不令宗子见也。”步月而出,至玄墓,宿葆生叔书画舫中。
拼音

所属合集

#陶庵梦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石都焉:万千石头汇集于此。:汇聚。
  • 笏(hù)起:像笏板一样直立而起。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
  • 回湍:回旋的急流。
  • 曲水流觞(shāng):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觞,酒杯。
  • 释褐:脱去平民衣服,指做官。
  • 嬲(niǎo):纠缠。
  • 垩(è):白色。这里说鼻子颜色白,像施了白垩。
  • 颧颐(quán yí ):颧骨和脸颊。
  • 绮疏藻幕:雕刻花纹的窗户,华美的帐幕。绮疏,有花纹的窗户;藻幕,华美的帐幕。
  • 飏(yáng):飞扬。
  • 缙绅:原指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用为官宦的代称。
  • 崡岈(hán yá):山谷空阔的样子。

翻译

范长白的园林在天平山下,万千石头汇聚在那里。石头如龙般难以驯服,都像笏板一样直立而起,园林旁边是范文正公的坟墓。园林外有长长的堤坝,桃树柳树相间,曲曲折折的小桥,蜿蜒地盘绕在湖面上,桥的尽头直通园林。园林的门故意做得低矮狭小,进了门是长长的走廊和重叠的墙壁,一直延伸到山脚。园林中的画楼、阁楼、密室、曲房,都故意隐藏起来,不让人轻易看见。

山的左边是桃源,陡峭的石壁下有回旋的急流,一片片桃花顺流而下。山的右边是孤山,种着上千棵梅花树。渡过山涧是小兰亭,那里树木繁茂,竹子修长,曲水流觞的场景俱全。这里的竹子像椽子那么粗大,明亮洁净、美好秀丽,打磨得光滑润泽如同扇骨,这是兰亭所没有的。园林所在必定是古迹之地,亭台楼阁之名必定来自古人,这体现了园林主人的学问。但桃花因溪流而得名,梅花因岛屿而有名,竹子因山林而成景,园林主人尽可以自己给园子命名,不必依附古人之名。

我到了之后,主人出来相见。主人和我的祖父是同科进士,以容貌极其丑陋著称。当年他刚做官,我祖父调侃他说:“长得丑不适合穿戴官服官帽,可范年兄你也穿戴起来了。”人们传开了引为笑谈。我一直很想见到他。等到他出来,容貌果然奇特,就像用羊肚石雕成的一只小猕猴,他的鼻子白白的,颧骨和脸颊还有些残缺不整齐。但是他的衣帽却精致洁净,要是说着诙谐玩笑的话,这面容实在不该如此相称。

在开山堂小酌,窗户雕刻着花纹,帐幕精美华丽,极尽奢华。从秘阁传来请人演唱的声音,丝竹之声飞扬。接着一群女子忽然从层层墙垣后出现,原来是女乐。喝完酒,又把宴席移到小兰亭。傍晚我准备告辞。主人说:“请宽坐,请看‘少焉’。”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主人说:“我们乡里有个士绅,喜欢掉书袋,因为《赤壁赋》里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这句话,就称月亮为‘少焉’。刚才说的‘少焉’,就是指月亮。”于是主人坚持挽留我看月亮,傍晚的景色果然美妙。主人说:“各地的客人来了,都来不及看到小园雪景。下雪时,山石山谷空阔,白色的波涛涌起,比五泄瀑布更加壮观震撼,比龙湫瀑布更加气势磅礴,真是世上罕见的壮观景象,可惜不能让你看到。”

我在月色下慢慢离开,来到玄墓,住在葆生叔的书画舫中。

赏析

这篇文章是张岱《陶庵梦忆》中的佳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范长白园的清幽景致与奇特主人。在园林描写上,作者如一位巧妙的画师,先勾勒园子全貌,其选址独特,有万石汇聚,又紧邻名人墓,奠定古朴厚重的基调。接着工笔描绘园内各处景观,山水花木错落有致,有桃源的绮丽、孤山的清幽、小兰亭的雅致,其中对竹的描写尤为精彩,强调其大且质地独特,增添园林的高雅韵致,让读者仿若身临其境。

对范长白本人的刻画颇为有趣,先是借祖父调侃之言,引出其“奇丑”形象,勾起读者好奇心;实际相见时细致描绘其状貌,令人印象深刻。但又通过“冠履精洁”及宴会上的表现,展现出其矛盾的魅力,既有奇特外表,又不失文化修养与生活品味。此外,文中还记录了诸多细节,如雅集饮酒、女乐演奏、赏月对话等,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丰富了文章内涵。作者借园主人隐于山林、尽享山水知音的状态,寄寓自己对雅致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对太平盛世美好生活的缅怀之情也在字里行间悄然流露 。

张岱

张岱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