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六节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拼音
所属合集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如果你的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等他回来的时候,妻子儿女又冻又饿,对这样的朋友该(拿他)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接着说:“狱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又该(拿他)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罢免他。”
孟子又问他:“一个国家治理不好,这样的国君应该(拿他)怎么办呢?”
齐宣王左右张望,(假装没听到)转移了话题。
注释
比:及,等到。反:同“返”。
士师:狱官。治士:办案。
已:停止,罢免。
四境之内:国境以内。不治:政事坏乱。
赏析
孟子采用的依然是层层假设,由小及大,“引君入彀”的说理方式,让人无法反驳。齐宣王被说得“顾左右而言他”。就是很好的证明。本章把不称职的国君比作不称职的朋友,不称职的“士师”,认为国君没把国家治好,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就该另立新君,这在当时来说是相当先进的思想。
“孟子将问此而先设上二事以发之,及此而王不能答也。其惮于自责,耻于下问如此,不足与有为可知矣。”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二十三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六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十九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八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十三节 》 —— [ 周 ] 孟子
- 《 揠苗助长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十六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二十五节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五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八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十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三十一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二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二十八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七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二节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