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五 · 樊江陈氏橘
樊江陈氏,辟地为果园,枸菊围之。自麦为蒟酱,自称酿酒,酒香洌,色如淡金蜜珀,酒人称之。自果自蓏,以螫乳醴之为冥果。树谢橘百株,青不撷,酸不撷,不树上红不撷,不霜不撷,不连蒂剪不撷。故其所撷,橘皮宽而绽,色黄而深,瓤坚而脆,筋解而脱,味甜而鲜。第四门、陶堰、道墟以至塘栖,皆无其比。余岁必亲至其园买桔,宁迟、宁贵、宁少。购得之,用黄砂缸,藉以金城稻草或燥松毛收之。阅十日,草有润气,又更换之。可藏至三月尽,甘脆如新撷者。枸菊城主人橘百树,岁获绢百匹,不愧木奴。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辟(pì)地:开垦土地。
- 枸(gǒu)菊:枸杞和菊花。
- 蒟(jǔ)酱:一种用胡椒科植物做成的酱。
- 洌(liè):清澈,这里指酒清醇。
- 蓏(luǒ):瓜类植物的果实。
- 螫(shì)乳:蜂蜜。
- 醴(lǐ):甜酒。
- 冥果:祭祀用的果物。
翻译
樊江的陈氏,开垦土地建成一个果园,用枸杞和菊花将园子围起来。他们自己种植麦子来制作蒟酱,自己酿酒,酒的香气清醇,颜色如同淡金色的蜜珀,喝酒的人都称赞这酒。他们自产水果和瓜类,用蜂蜜和甜酒将它们制作成祭祀用的冥果。园子里有一百株谢橘树,橘子青皮时不采摘,味道酸时不采摘,不是长在树上变红的不采摘,没有下霜时不采摘,不是连同果蒂一起剪下的不采摘。所以他们所采摘的橘子,橘皮宽松而且绽开,颜色黄且深,橘瓤坚实而且脆嫩,橘筋容易分离脱落,味道甘甜而且鲜美。从第四门、陶堰、道墟一直到塘栖,都没有能比得上他家橘子的。我每年必定亲自到他的果园买橘子,宁愿晚一些买,宁愿价格贵一些,宁愿买的数量少一些。买到后,用黄砂缸,垫上金城稻草或者干燥的松毛来存放橘子。过十天,稻草如果有了湿气,就又更换一次。这样橘子可以收藏到三月底,依然像刚采摘时那样甘甜脆嫩。枸菊城主人有一百棵橘树,每年收获的绢能有一百匹,真不愧是“木奴”(此处指柑橘,因其能为种植者带来经济效益)。
赏析
这篇短文生动地描绘了樊江陈氏果园的橘子以及果园的其他情况。作者通过对橘子采摘标准的详细描述,如青皮不撷、酸不撷、不树上红不撷、不霜不撷、不连蒂剪不撷,突出了陈氏对橘子品质的严格要求,也使得他家的橘子具有独特的风味,在众多地方的橘子中脱颖而出。文章还提到了用特定的方法存放橘子,以保持其新鲜口感,展现了古人的生活智慧。最后,通过主人种植橘树所获得的收益,称其不愧“木奴”之号,从侧面反映了橘树的经济价值。全文语言简洁,生动形象,让读者对樊江陈氏的橘园有了清晰的印象。

张岱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 227篇诗文
张岱的其他作品
- 《 陶庵梦忆 · 卷七 · 悬杪亭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风篁岭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一 · 天砚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伍公祠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八 · 楼船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七 · 浴雪龙山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七 · 及时雨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湖心亭 》 —— [ 明 ] 张岱
相关推荐
- 《 陶庵梦忆 · 卷八 · 张东谷好酒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三 · 禊泉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四 · 祁止祥癖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六 · 仲叔古董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六 · 甘文台炉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一 · 奔云石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四 · 方物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二 · 燕子矶 》 —— [ 明 ] 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