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 绿阴
清逼池亭,润侵山阁,雪气凝聚。未有蝉前,已无蝶后,花事随逝水。西园支径,今朝重到,半碍醉筇吟袂。除非是、莺身瘦小,暗中引雏穿去。
梅檐溜滴,风来吹断,放得斜阳一缕。玉子敲枰,香绡落剪,声度深几许。层层离恨,凄迷如此,点破谩烦轻絮。应难认、争春旧馆,倚红杏处。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释
筇(qióng):竹名,产于四川筇山,可作手杖。
袂(mèi):衣袖。
玉子:棋子的美称。
枰(píng):棋盘。
赏析
这首词的意思难明,似乎是写因对一绿阴深处的故地重游而引起的美好回忆。这故地大概就是词中所说的“西园”。词一开首就写这西园的周边环境,四周浓阴深绿,隐于小山丛中,白云深深,透出一股清气。作者重游故地的时间正当春末夏初,无蝶无蝉无花,更增添了清幽的气氛。这绿阴是那么浓重,以至要妨碍人们的行动,处处牵衣挂攀,只有瘦身的小黄莺,才能带着雏莺在此穿梭来往,给这寂静的世界增添一些活气。上片大概较多着墨于西园外围的描绘,浓阴中的一片池塘,上方的一座山阁,再到小径,镜头由远而近。词的下片,镜头对准了萦绕于作者心中的那座旧馆。那时,屋檐上檐水滴沥,却被风吹开,使斜阳反照入窗。这是作者调动了动态来写静境。檐头所以能够滴水,也是因绿润所致。作者对着旧屋想起此地曾经发生过的一幕:他曾与一个女郎在此对弈,棋下得时间久了,女郎起身挽着纱袖举起纤手将炉香灰烬剪落。这情景委实旖旎,静悄悄地,只有刀剪声和下棋落子的铮铮声传到被浓阴包围的户外。蒋捷的词中常常写到这样的场面,如《喜迁莺》“金村阻风”"玉局弹棋,金钗剪烛“。《喜迁莺》“暮初”:”无奈绿窗,孤负敲棋约。”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陈迹,空余离恨罢了;往事已随风而去,犹如濛濛的杨花飞絮。此时此际,作者的心已迷茫一片,连伊人徙倚的旧馆旁边那棵红杏树也难以辨认,这怎能不让人惆怅不已!词的结尾用“红杏”来收煞,是色彩的转换与对比,犹如作者的名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一样,起到丰富色彩的效果。因为这毕竟是对过去的美好回忆,要给它若干亮色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逼:清凉逼人。
- 雪气:这里形容春末夏初时那种清凉如雪花般的气息 。
- 花事:指花卉开花的情况,这里指赏花之事 。
- 醉筇(qióng)吟袂(mèi):醉筇,醉酒后拄着的竹杖;吟袂,吟诗时穿着的衣袖,这里指代诗人自己。
- 玉子敲枰(píng):玉子,玉制的围棋子;敲枰,下棋时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这里指下棋。
- 香绡(xiāo)落剪:香绡,精美的丝绸;落剪,裁剪丝绸,指女子在做针线活之类。
- 谩(màn)烦:空烦,用不着麻烦。
翻译
清凉的气息侵袭着池边的亭台,温润的感觉渗透进山腰间的楼阁,空气中仿佛凝聚着清凉如雪花般的气息。还未到蝉鸣的时候,蝴蝶已经不见踪迹,赏花的美好时光也已随着流水消逝。今天又一次来到西园的小径,发现路上的绿荫几乎阻碍了我醉酒后拄着竹杖漫步、吟诗的脚步。除非是身形瘦小的黄莺,能带着幼鸟在暗中穿过去。 房檐下残留着融化的梅花水渍往下滴落,被风一吹就断开了,恰好露出一缕斜阳来。有人在屋里下棋,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清脆;还有人在裁剪丝绸,那轻柔的声音传了好远。层层叠叠的离恨,这般凄凉迷茫,即使是那飘飘的轻絮也难以将其排解。恐怕已经很难辨认出当年争奇斗艳的旧馆,以及曾经倚靠着红杏树的地方了。
赏析
这首词营造出了一种清幽、迷离且带着淡淡哀愁的氛围。上阕描绘夏初景色,通过描写池亭山阁的清凉湿润、花事的消逝、西园小径被绿荫遮掩等景象,在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中,透露出一种时光流逝、美景难再的惆怅情绪。下阕将听觉(下棋声、裁剪丝绸声)融入环境描写中,使画面更具生活气息和动态感,同时也愈发衬托出环境的清幽。词中借景抒情,把失落的情怀和难以排解的离恨寄寓于清凉的景致之中。最后以对过去争春旧馆和倚杏之地难寻的感慨收尾,强化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伤感,词意婉转含蓄,韵味悠长 。
蒋捷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