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 秋思

· 刘基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两行疏柳,一丝残照,数点鸦栖。 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拼音

注释

武陵溪:此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借指爱人在远方。 归梦:指远游人惦念家里的魂梦。

此写离情,却别深怀抱。「两行疏柳,一丝残照,数点鸦栖」三句写出秋天萧索肃杀的意境。过片转以虚笔写,「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伤心语而以平常语出之,便饶回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萋萋(qī qī):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残照:傍晚西斜的阳光。
  • 武陵溪:在今湖南常德。这里用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的典故,借指所爱的女子居住之地。
  • 幽闺:深闺,指女子的卧室。

翻译

小楼西边,芳草长得极为茂盛,天空中乌云密布,连大雁的叫声都显得低沉。几行稀稀落落的柳树,一抹即将消逝的夕阳,还有几只乌鸦栖息在枝头。春天时那片碧绿的树林,到了秋天仿佛又重新披上绿装,而我思念的人却在那武陵溪边。那无情的明月,还有那饱含深情的归乡之梦,一同来到她那幽静的深闺之中。

赏析

这首《眼儿媚·秋思》描绘出一幅凄美悲凉的秋日图景,抒发了词人无尽的相思之情。上阕通过“萋萋芳草”“云压雁声低”“疏柳”“残照”“鸦栖”等多个具有秋思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冷清、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伤感的基调 ,也隐隐透露出词人内心的惆怅。下阕“春山碧树秋重绿”一句看似打破了季节常规,实则是词人相思至极,在想象中赋予秋景春天的生机。“人在武陵溪”点明思念的人远在他方 。结尾以“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将明月的无情与人的有情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归梦的牵引将自己的思念寄托到爱人的闺帏之中,将词人那种刻骨铭心的眷恋与思念之情推向极致,余韵悠长,让人感同身受他的深情。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