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十二 [] 王守仁

来书云:“杨、墨之为仁义,乡愿之乱忠信,尧、舜、子之之禅让,汤、武、楚项之放伐,周公、莽、操之摄辅,谩无印证,又焉适从?且于古今事变,礼乐名物,未尝考识,使国家欲兴明堂,建辟雍,制历律,草封禅,又将何

别诸生 [] 王守仁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握手临歧更可语? 慇勤莫愧别离筵。

书泉翁壁 [] 王守仁

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 荒祠幸新复,适来奉初蒸。 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寻。 苍苍兼葭色,宛隔环瀛深。 入门散图史,想见抱膝吟。 贤郎敬父执,僮仆意相亲。 病躯不遑宿,留诗慰慇勤。 落落千百载,人生几

传习录 · 卷中 · 答周道通书 · 一 [] 王守仁

吴、曾两生至,备道道通恳切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忧病中会,不能与两生细论,然两生亦自有志向,肯用功者,每见辄觉有进,在区区诚不能无负于两生之远来,在两生则亦庶几无负其远来之意

有室七章 [] 王守仁

有室如虞,周之崇墉。 窒如穴处,无秋天冬。 耿彼屋漏,天光入之。 瞻彼日月,何嗟及之。 倏晦倏明,凄其以风。 倏雨倏雪,当昼而蒙。 夜何其矣,靡星靡粲。 岂无白日,寤寐永叹。 心之忧矣,匪家匪室。 或

传习录 · 卷中 · 答周道通书 · 二 [] 王守仁

来书云:“上蔡尝问天下何思何虑。伊川云:‘有此理,只是发得太早。’在学者功夫,固是‘必有事焉而勿忘’,然亦须识得‘何思何虑’底气象,一并看为是。若不识得这气象,便有正与助长之病;若认得‘何思何虑’,而

白湾六章 [] 王守仁

浦之湾,其白漫漫。 彼美君子,在水之盘。 湾之浦,其白瀰瀰。 彼美君子,在水之涘。 云之溶溶,于湾之湄。 君子于处,民以为期。 云之油油,于湾之委。 君子于兴,施及四海。 白湾之渚,于游以处。 彼美君

传习录 · 卷中 · 答周道通书 · 三 [] 王守仁

来书云:“凡学者才晓得做工夫,便要识认得圣人气象。盖认得圣人气象,把做准的,乃就实地做功夫去,才不会差,才是作圣工夫。未知是否?” 先认圣人气象,昔人尝有是言矣,然亦欠有头脑。圣人气象自是圣人的,我

南浦道中 [] 王守仁

南浦重来梦里行,当年锋镝尚心惊。 旌旗不动山河影,鼓角犹传草木声。 已喜闾阎多复业,独怜饥馑未宽徵。 迂疏何有甘棠惠,惭愧香灯父老迎。

六月五章 [] 王守仁

六月凄风,七月暑雨。 倏雨倏寒,道修以阻。 允允君子,迪尔寝兴。 毋沾尔行,国步斯频。 哀此下民,靡届靡极。 不有老成,其何能国。 吁嗟老成,独遗典刑。 若屋之倾,尚支其楹。 心之忧矣,言靡有所。 如

传习录 · 卷中 · 答周道通书 · 四 [] 王守仁

来书云:“事上磨炼。一日之内,不管有事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若遇事来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觉,安可谓无事?但因事凝心一会,大段觉得事理当如此,只如无事处之,尽吾心而已。然仍有处得善与未善,何也?又或

重登黄土脑 [] 王守仁

一上高原感慨重,千山落木正无穷。 前途且与停西日,此地曾经拜北风。 剑气晚横秋色净,兵声寒带暮江雄。 水南多少流亡屋,尚诉徵求杼轴空。

守俭弟归曰仁歌楚声为别予亦和之 [] 王守仁

庭有竹兮青青,上乔木兮鸟嘤嘤。妹之来兮,弟与偕行。 竹青青兮雨风,鸟嘤嘤兮西东!弟之归兮,兄谁与同? 江云暗兮暑雨,江波渺渺兮愁予。弟别兄兮须臾,兄思弟兮何处? 景翳翳兮桑榆,念重闱兮离居。路修远兮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