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怀彰宪侯

· 黎崱
久废登临不赋诗,却来重看菊花枝。 犹思马上西门哭,不记螯边左手持。 双鬓岂堪频换色,一樽当及未衰时。 纷纷蜂蝶知春事,明月秋风好付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九: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彰宪侯: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尊敬的人。
  • 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
  • 菊花枝:指菊花,重阳节有赏菊的习俗。
  • 马上西门哭:可能指诗人在某个西门外的马背上哭泣的往事。
  • 螯边左手持:螯,螃蟹的第一对脚,形状像钳子。这里可能指诗人曾经左手持蟹螯的情景。
  • 一樽:一杯酒。
  • 未衰时:指还未衰老的时候。
  • 蜂蝶:蜜蜂和蝴蝶,常用来象征春天。
  • 付谁:交给谁,这里指春光的美好将留给谁去享受。

翻译

久未出游也未再赋诗,今日却来再次观赏菊花。 心中仍思念着曾在马背上于西门外哭泣的往事,却不记得曾经左手持蟹螯的情景。 双鬓怎能频繁变换颜色,一杯酒应当在还未衰老时及时享受。 蜜蜂和蝴蝶们都知道春天的美好,但明月和秋风的美好又将留给谁去享受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重阳赏菊的习俗,引出了对过去悲伤和欢乐记忆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末句以春天的蜂蝶和秋天的明月秋风作比,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黎崱

元安南国人,字景高,号东山。世居爱州。九岁试童科,为侍郎,佐净海军节度使陈键幕。从键降元。官至佥归化路宣抚司事。有《安南志略》。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