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吟

· 刘致
湿萤闪光飞不起,八尺风漪夜如水。 仙姝不眠肌骨清,起驭夜凉吹玉笙。 曲中忽作孤凤鸣,天帝感泣秋雨零。 旱龙暍死嗟莫及,坐见扶桑落叶湿。 前溪水高龙夜吟,不管西郊老农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湿萤:被雨水打湿的萤火虫。
  • 风漪:风吹动水面形成的波纹。
  • 仙姝:仙女。
  • 肌骨清:形容仙女肌肤清凉,气质清雅。
  • 起驭:起身驾驭。
  • 夜凉:夜晚的凉爽。
  • 玉笙:玉制的笙,一种乐器。
  • 孤凤鸣:孤独的凤凰的叫声,象征着高洁和孤独。
  • 天帝:天上的帝王,指天神。
  • 感泣:感动而哭泣。
  • 秋雨零:秋雨纷纷落下。
  • 旱龙:比喻干旱。
  • 暍死:因炎热而死。
  • 扶桑:神话中的树,这里指东方。
  • 前溪:前面的溪流。
  • 龙夜吟:龙在夜晚吟唱,这里指水声。
  • 老农泣:老农因忧愁而哭泣。

翻译

被雨水打湿的萤火虫,光芒微弱飞不起来,八尺宽的风吹动水面,夜晚如水般清凉。 仙女不眠,肌肤清凉,气质清雅,起身驾驭夜凉,吹奏玉笙。 笙声中忽然响起孤独凤凰的鸣叫,天帝感动而哭泣,秋雨纷纷落下。 干旱的龙因炎热而死,叹息无法挽回,坐看东方树叶被雨水打湿。 前面的溪流水位高涨,龙在夜晚吟唱,不顾西郊老农因忧愁而哭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湿萤、风漪、仙姝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仙女吹笙、孤凤鸣叫、天帝感泣等情节,富有神话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神话的深刻感悟。后半部分通过旱龙、扶桑、前溪等意象,反映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灾害的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元代诗人刘致的高超艺术成就。

刘致

元石州宁乡人,字时中。初任永新州判,历翰林待制。风情高简,早负声誉,能篆。累官浙江行省都事卒。有《复古纠缪编》。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