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歌
甓社湖中出明月,斯须千山万山白。
烛龙驰影不敢眠,淮上风烟黯无色。
鼪鼯起啼鳅鳝舞,荷风惊涛战南浦。
湖天无光湖水立,夜半行空洒飞雨。
东方摇摇天欲曙,毕逋啼老扶桑树。
淮天幽幽澹空素,老蚌潜辉寂无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甓社湖:古代湖泊名,具体位置不详。
- 斯须:片刻,一会儿。
- 烛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能吐火照明。
- 鼪鼯: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类似松鼠。
- 鳅鳝:泥鳅和鳝鱼。
- 荷风:荷叶间的风。
- 惊涛:汹涌澎湃的波涛。
- 南浦:南面的水边,常指送别之地。
- 湖天无光湖水立:形容湖面平静,天空无光。
- 行空洒飞雨:形容雨从空中洒落。
- 东方摇摇天欲曙:东方天空微微泛白,天将亮。
- 毕逋:古代传说中的鸟名,常用来形容鸟鸣。
- 扶桑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太阳升起的地方。
- 淮天幽幽澹空素:淮南的天空幽静而淡雅。
- 老蚌潜辉寂无处:老蚌藏匿其光,静默无闻。
翻译
在甓社湖中升起了明月,顷刻间,千万座山峦都被月光染白。 烛龙的影子在湖中匆匆移动,不敢安眠,淮河上的风烟显得黯淡无光。 小动物们开始啼叫,泥鳅和鳝鱼在水中舞动,荷叶间的风激起了惊涛骇浪,战斗在南面的水边。 湖面上的天空失去了光彩,湖水静立不动,夜半时分,空中洒下了飞雨。 东方的天空微微泛白,天即将破晓,毕逋的啼叫声在扶桑树下回荡。 淮南的天空幽静而淡雅,老蚌藏匿其光,静默无闻。
赏析
这首作品以淮南的夜景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神秘与壮美。诗中“甓社湖中出明月,斯须千山万山白”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山川,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后文通过“烛龙驰影”、“鼪鼯起啼”等细节,增添了神话色彩和自然界的生动气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