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何古钱过宿马山分赋

· 成鹫
野老入山殊草草,旧游留话未匆匆。 半窗萝月三更梦,万壑松涛一夜风。 高韵独吟清漏永,孤灯分照寸心同。 殷勤致语东林炳,莫漫逢人说懒融。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老:指山野中的老人。
  • 草草:匆忙、不仔细的样子。
  • 旧游:旧时的游伴或朋友。
  • 萝月:指透过藤萝的月光。
  • 万壑:形容山谷极多。
  • 松涛:风吹过松林时,松针摩擦发出的声音,如同波涛。
  • 高韵:指高雅的诗韵。
  • 清漏:古代计时器滴水的声音,这里指夜晚的宁静。
  • 孤灯:独自点亮的灯。
  • 寸心:指内心深处。
  • 殷勤:热情周到。
  • 东林:指东林寺,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地方或人。
  • :明亮,这里可能指某个人的名字或特质。
  • 懒融:可能是指一种懒散、悠闲的生活态度或某个人。

翻译

山野中的老人进山匆匆忙忙,旧时的朋友们留下了未完的谈话。透过半扇窗户,月光洒在藤萝上,我做了三个更次的梦;山谷中,松树的涛声伴随着一夜的风。独自吟咏高雅的诗韵,夜晚显得格外宁静,孤灯下,我们的心意相通。热情地向东林的炳传达话语,不要随意向人提起懒散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中的情景,通过“半窗萝月”、“万壑松涛”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中“高韵独吟清漏永,孤灯分照寸心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中寻求心灵共鸣的渴望。结尾的“殷勤致语东林炳,莫漫逢人说懒融”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坚持,不愿随波逐流,而是希望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清醒。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