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
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
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静得八公侣,雄临九子尊。
对犹青熨眼,到必冷凝魂。
势受重湖让,形难七泽吞。
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
莲堕宁唯华,玉焚堪小昆。
倒松微发罅,飞瀑远成痕。
叠见云容衬,棱收雪气昏。
裁诗曾困谢,作赋偶无孙。
流碍星光撇,惊冲雁阵翻。
峰奇寒倚剑,泉曲旋如盆。
草短分雏雉,林明露掷猿。
秋枫红叶散,春石谷雷奔。
月好虎溪路,烟深栗里源。
醉吟长易醒,梦去亦销烦。
有觉南方重,无疑厚地掀。
轻扬闻旧俗,端用镇元元。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岳(yuè):指高山。
- 轩(xuān):古代的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此处指高大的建筑。
- 楚甸(chǔ diàn):楚地的郊野。
- 吴门(wú mén):指吴地,今江苏一带。
- 八公侣(bā gōng lǚ):指仙人或高人的伴侣。
- 九子尊(jiǔ zǐ zūn):指尊贵的地位。
- 青熨眼(qīng yùn yǎn):形容眼睛因长时间看而感到疲劳。
- 冷凝魂(lěng níng hún):形容景色或气氛使人感到寒冷而心神凝滞。
- 七泽(qī zé):指楚地的七个湖泊。
- 朝暾(cháo tūn):早晨的阳光。
- 罅(xià):裂缝。
- 棱收(léng shōu):指山峰的棱角被雪覆盖。
- 裁诗(cái shī):作诗。
- 流碍(liú ài):流动中遇到的阻碍。
- 惊冲(jīng chōng):惊动冲击。
- 掷猿(zhì yuán):指猿猴跳跃。
- 栗里(lì lǐ):地名,指栗树成林的地方。
- 元元(yuán yuán):指百姓。
翻译
庐山虽非高山,却通达高山之意。 高人居于乱世,几处皆可见其轩昂。 秀美如神仙之宅,灵气为风雨之根。 余荫覆盖楚地郊野,一柱象征吴地之门。 静时得八公仙侣,雄伟临九子尊贵。 对视犹感眼疲劳,到此必感心神凝滞。 山势受重湖所让,形态难吞七泽之水。 黑岩藏匿白昼之电,紫雾泛起朝阳光辉。 莲花凋落非仅花,玉石焚烧堪比小昆。 倒松微露裂缝,飞瀑远留痕迹。 云容叠见衬山色,雪气棱收昏山光。 作诗曾困于谢,作赋偶无孙。 流光碍星光闪,惊冲雁阵翻。 峰奇寒倚剑,泉曲旋如盆。 草短分雏雉,林明露掷猿。 秋枫红叶散,春石谷雷奔。 月好虎溪路,烟深栗里源。 醉吟长易醒,梦去亦销烦。 有觉南方重,无疑厚地掀。 轻扬闻旧俗,端用镇元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气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庐山的高峻、秀美和灵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如“八公侣”、“九子尊”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同时,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人隐士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李咸用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