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拼音

所属合集

#菊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苦竹:一种竹子,其笋味苦,故名。
  • 椒坞:指种植花椒的低洼地。
  • 微香:淡淡的香气。
  • 冉冉:形容香气缓缓飘散。
  • 泪涓涓:形容露水或泪水细小而不断。
  • 节物:应时节的景物。
  • 寒雁:秋天南飞的大雁,象征季节的变迁。
  • 忍委:忍心抛弃。
  • 芳心:花的心,比喻美好的愿望或情感。
  • 暮蝉:秋天的蝉,因其鸣声凄切,常用来象征秋天的萧瑟。
  • 细路:小路。
  • 清尊:清酒,这里指与酒相伴的时光。
  • 省他年:回忆往昔。
  • 紫云新苑:指皇宫中新开辟的花园。
  • 霜栽:耐寒的植物。
  • 御筵:皇帝的宴席。

翻译

在苦竹园的南边,靠近花椒种植的低洼地,野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露水如泪珠般细小而不断。它已经悲伤地意识到自己与寒雁一样,随着季节的变迁,而忍心抛弃自己的美好愿望,与秋天的蝉一同沉默。在这个夜晚,我独自一人走在小路上,与清酒相伴,回忆往昔。在皇宫中新开辟的花园里,移栽了各种花卉,却不选择那些耐寒的植物靠近皇帝的宴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野菊在苦竹园南椒坞边的孤寂景象,通过“微香冉冉泪涓涓”等细腻描绘,传达出野菊的哀愁与坚韧。诗中“已悲节物同寒雁”一句,既表达了野菊对季节变迁的无奈,也隐喻了诗人自身的境遇。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皇宫中新苑的繁华与野菊的被忽视,抒发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商隐诗歌的婉约风格和深刻内涵。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