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挽达元师:挽歌,哀悼达元师。
- 黑风:形容风势猛烈,如同黑色。
- 披甲:穿上铠甲,准备战斗。
- 廊庙:朝廷,国家。
- 词臣:负责撰写文书的官员。
翻译
黑风猛烈地吹动着海浪,海面显得幽暗深邃,战士们身披铠甲,在夜色中于船头集结点兵。他们报效国家,只知有死而无他,誓言与天同在,绝不与敌人共存。神灵似乎在碧落之上游荡,青骡远去,愤怒地挟带着秋日的波涛,如同白马迎战。朝廷正在编纂忠义的传记,负责撰写的官员拿起笔来,泪水先行涌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壮烈的战斗场景,通过“黑风”、“披甲”、“誓天”等词语,展现了战士们坚定的报国决心和无畏的牺牲精神。诗中“神游碧落”、“怒挟秋涛”等意象,增添了神秘与悲壮的氛围。结尾处的“词臣执笔泪先倾”,则表达了对于忠烈之士的深切哀悼和崇高敬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忠义精神的颂扬。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
杨维桢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感寓 》 —— [ 明 ] 童轩
- 《 玲珑四犯·题顾太清画杏花,用清真韵。画为道光丁酉八月作,太素题诗云:追忆南山,野渡杏花。太清自题燕归梁一阕,见东海渔歌 》 —— [ 清 ] 夏孙桐
- 《 八月既望访古鼎上人时庭桂盛开因赋绝句以赠 》 —— [ 元 ] 玛鲁
- 《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初别后 》 —— [ 宋 ] 贺铸
- 《 八月乘车夜过黄河桥甫筑成明灯绵互无际洵奇观也 》 —— [ 清 ] 陈曾寿
- 《 苏州新作唐杜公白公宋苏公祠于虎邱嘉庆戊午八月鼐及陈方伯诸公游宴祠内作四绝句 其四 》 —— [ 清 ] 姚鼐
- 《 感寓 》 —— [ 明 ] 童轩
- 《 水龙吟 》 —— [ 金 ] 蔡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