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太华

纷吾世网暇,灵岳展幽寻。 寥廓风尘远,杳冥川谷深。 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阴。 疏峰起莲叶,危塞隐桃林。 何必东都外,此处可抽簪。
拼音

所属合集

#华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纷吾世网:形容世俗的纷扰和束缚,"纷吾"意指纷乱复杂。
  • 灵岳:神圣的高山,这里指西岳华山。
  • 杳冥:深远而幽暗。
  • 二华:指西岳华山的东、西两峰,即华山主峰(西峰)和莲花峰(东峰)。
  • 莲叶:形容山峰形状如莲,这里是比喻。
  • 危塞:险峻的关隘。
  • 桃林:可能是指华山的一种自然景观或传说中的桃花源。
  • 东都:古代洛阳被称为东都,这里泛指繁华的都市。
  • 抽簪:古代官员解下官帽上的簪子,表示辞官归隐,引申为放弃世俗生活。

翻译

在繁忙的世间琐事中找到片刻闲暇,我前往那神圣的华山探寻幽深的美景。 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山谷深邃而神秘。 山间的雾气弥漫,遮蔽了五里之遥,夕阳沉落在华山的峰峦之间。 稀疏的山峰如同莲叶般起伏,险峻的关隘隐藏在茂密的桃树林中。 何需去往遥远的东都之外,这处山川就足以让人忘却尘世,选择归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忙碌生活中的一次心灵之旅,通过游历华山,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人运用寥廓、杳冥等词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阴"两句,以景写情,展现出华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最后,诗人以"何必东都外,此处可抽簪"表达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暗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富含哲理,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孔德绍

隋会稽人。有清才。隋末官景城县丞。窦建德称王,署德绍为中书令,专典书檄。建德败,被杀。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