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岁晚感怀寄南金
记年时、满城风雨,姑苏台下重九。客楼已办登临屐,曾为好山回首。延伫久。望翠壁嶙峋,闲却题诗手。相逢野叟。强笑折黄花,乱簪乌帽,来与共尊酒。
流光去,肯为闲人宿留。惊心节序依旧。西风只么吹蓬鬓,病骨尚堪驰骤。官渡口。便拟唤扁舟,往问江潭柳。明年健否。纵世故无情,未应迟暮,辜负此时候。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姑苏台:古代苏州的著名景点,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
- 延伫(zhù):长时间站立等待。
- 嶙峋(lín xún):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 乌帽:古代的一种黑色帽子,常为士人所戴。
- 驰骤:疾驰,快速移动。
- 官渡口:官方指定的渡口。
- 扁舟:小船。
- 江潭柳:江边的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思念。
翻译
记得那时,满城风雨,正是重阳节在姑苏台下。在客楼上已经准备好登山用的木屐,因为被美丽的山景吸引而频频回头。长时间站立等待,望着那突兀重叠的翠壁,却闲着没有题诗。后来遇到了一位野外的老人,勉强笑着折下黄花,乱插在乌帽上,与他一起共饮尊酒。
时光流逝,它怎会为闲人停留。惊觉节序依旧,西风如此吹拂着蓬乱的鬓发,但病骨尚能承受疾驰。在官渡口,便打算叫一艘小船,去询问江边的柳树。明年是否还能健康如初?即使世事无情,也不应在迟暮之年,辜负了这样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往昔重阳节的情景,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健康的期盼。诗中,“满城风雨”与“姑苏台下重九”描绘了节日的氛围,而“延伫久”与“望翠壁嶙峋”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与留恋。后文通过与野叟的相遇和共饮,以及对未来的设想,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邵亨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菩萨蛮 暮秋夜雨时在金陵 》 —— [ 明 ] 沈宜修
- 《 己未九月余新归灉江度构茅居甫成姻兄王氏效先有诗见美倚歌和之以酬其深意云 》 —— [ 明 ] 周是修
- 《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 》 —— [ 宋 ] 王安石
- 《 西湖上送秋林吴山人 》 —— [ 明 ] 张穆
- 《 暮秋六首 》 —— [ 宋 ] 陆游
- 《 癸丑九月,六十自慨四首 》 —— [ 清 ] 张之纯
- 《 和黄士明太史辽左闻报六首己未九月 》 —— [ 明 ] 邓云霄
- 《 至启至学惭半古才不逮人虽酷好风骚而不成文字一联一咏或偶得于斐然于再于三距可投于作者然而业已思虑忍所弃捐幸冀矜其不能且念伸于知己而又以吾家何所有冠兹五章非敢望于一观庶更资于一噱渎则不告其能逭乎 》 —— [ 宋 ] 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