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男儿堕地,便试教啼看,定知英物。老去只追风月债,天地应空四壁。黄石残书,赤松归去,不料头如雪。子房何信,竟推何者为杰。
醉后一笑掀髯,狂歌拍手,四座清风发。竹帛功名人安在,去去云鸿灭没。枣下枯枝,黄金虚牝,此事真毫发。豪吟轰饮,直须唤取明月。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堕地:出生。
- 啼看:通过哭声来观察。
- 英物:杰出的人物。
- 风月债:指与风流韵事相关的债务或情感纠葛。
- 空四壁:形容家徒四壁,一无所有。
- 黄石残书:指古代的典籍或残缺的书籍。
- 赤松:一种树名,这里可能指隐居的地方。
- 头如雪:形容头发全白,年老。
- 子房:指张良,汉初的谋士。
- 掀髯:扬起胡须,形容豪迈的样子。
- 竹帛: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和丝绸,代指史书。
- 枣下枯枝:指枣树下的枯枝,比喻无用之物。
- 黄金虚牝:黄金投入无用的母牛,比喻浪费。
- 豪吟轰饮:豪放地吟诗和痛饮。
翻译
男儿一出生,便通过他的哭声来观察,便知道他将来必定是个杰出的人物。但到了老年,只剩下与风月相关的情感纠葛,天地间似乎空无一物。家中只有残缺的古籍,隐居在赤松之下,没想到头发已经全白。张良又如何,最终还是推崇谁为英雄呢?
醉后豪迈地扬起胡须,放声歌唱,拍手欢笑,四座都充满了清风。那些在史书上留名的人现在何处?去去如云鸿般消失不见。枣树下的枯枝,黄金投入无用的母牛,这些事情真的微不足道。豪放地吟诗痛饮,简直要召唤明月来共饮。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男儿出生时的期望与老年时的现实,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功名虚幻的感慨。诗中“黄石残书”、“赤松归去”等意象,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孤寂与无奈。而“醉后一笑掀髯”则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最后,诗人通过对功名的质疑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