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自衡还潭道中次雨泉使君韵
七日春来半风雨,况逢飞雪转多阴。
瑶华堪折美人远,仙盖欲临湘水深。
十载风尘愁作客,百年交谊幸同心。
索梅本谓能供笑,对尔寒花更不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代有在这一天庆祝的习俗。
- 衡:指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
- 潭:指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
- 雨泉使君: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位官员,具体身份不详。
- 瑶华:指美丽的花朵,这里特指梅花。
- 仙盖:仙人的车盖,比喻高贵的仪仗。
- 湘水:指湘江,流经湖南省。
- 十载风尘:指长时间在外奔波劳碌。
- 交谊:友谊。
- 索梅:寻找梅花。
- 寒花:指梅花,因其开在寒冷的冬季。
翻译
正月初七春天已至,却半是风雨,更有飞雪使得天色更加阴沉。美丽的梅花虽可折来,但远方的佳人却难以触及,高贵的仪仗欲临湘江,却深感其水之深。十年间在外奔波,深感旅途的艰辛,幸好有百年的深厚友谊与我同心。寻找梅花本是为了增添欢笑,但面对这寒冷中的花朵,更是难以抑制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衡阳返回长沙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七日春来半风雨”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春日的气候,风雨交加,飞雪连绵,增添了几分寒意和忧郁。诗中“瑶华堪折美人远”与“仙盖欲临湘水深”两句,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湘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思念和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长久旅途的疲惫和对深厚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陈一松的其他作品
- 《 夏日苦热和林梅墩使君纳凉涌月亭 》 —— [ 明 ] 陈一松
- 《 通州旅怀 》 —— [ 明 ] 陈一松
- 《 李氏山亭宴别五侍御馆丈分韵得柳字 》 —— [ 明 ] 陈一松
- 《 舟中有作 》 —— [ 明 ] 陈一松
- 《 和武冈殿下新楼落成之什 》 —— [ 明 ] 陈一松
- 《 中秋宴集洪山寺林梅墩大参以告不果作诗见示依韵奉答 》 —— [ 明 ] 陈一松
- 《 同日舟中怀雨泉使君次韵 》 —— [ 明 ] 陈一松
- 《 立春 》 —— [ 明 ] 陈一松
相关推荐
- 《 人日韩江归兴 》 —— [ 清 ] 赵执信
- 《 人日雨一首 》 —— [ 宋 ] 周紫芝
- 《 人日同人韩叔捷参知以诗见贻用来韵却答 》 —— [ 明 ] 张萱
- 《 赠李邦直探梅 》 —— [ 宋 ] 苏轼
- 《 人日寄敬亭即次其村中韵 》 —— [ 清 ] 敦敏
- 《 人日游西山寺观谢章壁画山水 》 —— [ 金 ] 赵秉文
- 《 丁亥人日由家赴虞,寄怀刘石香 》 —— [ 清 ] 方仁渊
- 《 人日同李明府张上林顾光禄万吉士管山人集沈太史宅得妃字 》 —— [ 明 ] 孙继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