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送李松江董漕事竣还郡
春水送还?,悠悠客思遥。
转漕舒国计,佐牧听民谣。
云树离筵早,风花别望饶。
万方登玉帛,南土困征徭。
王事劳于役,朋情恋久要。
汉廷郎选重,看子励风标。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fú):古代的一种船。
- 转漕:转运粮饷。
- 佐牧:辅佐治理。
- 离筵:离别的宴席。
- 风花:随风飘舞的花朵,比喻离别的情景。
- 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古代常用于祭祀和外交场合,这里指国家的礼仪和秩序。
- 征徭:征税和徭役。
- 王事:指国家大事。
- 朋情:朋友之间的情谊。
- 久要:长久的约定。
- 汉廷郎:汉代的官职,这里指朝廷中的官员。
- 风标:风范,榜样。
翻译
春水送还船只,客人思绪遥远。 转运粮饷舒缓国家计策,辅佐治理听取民间歌谣。 云树之下早早设下离别宴席,风中花儿别离的情景丰富。 万方都登上玉帛之礼,南方土地却困于征税和徭役。 国家大事使人劳役,朋友之情依恋长久的约定。 汉廷的官员选拔看重,看你激励风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早春时节,一位官员完成漕运任务后返回郡城的情景。诗中,“春水送还?”开篇即展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暗示了旅途的结束和归途的开始。通过“转漕舒国计,佐牧听民谣”表达了官员对国家事务的贡献和对民生的关注。后句中的“万方登玉帛,南土困征徭”则反映了国家礼仪的庄严与南方百姓的困苦。结尾的“汉廷郎选重,看子励风标”则赞扬了这位官员的才能和风范,预示其未来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也体现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