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莲诗二首为童贞姒作

黄鹄歌残调转悲,鸳鸯冢畔梦犹疑。 只应池上双莲影,得似当年镜里时。
拼音

所属合集

#李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鹄(huáng hú):古代传说中的大鸟,比喻高远的志向或远大的抱负。
  • 歌残:歌声渐渐消失,指歌曲结束。
  • 调转悲:曲调转为悲伤。
  • 鸳鸯冢:指夫妻合葬的墓地,比喻夫妻情深。
  • 梦犹疑:梦境中仍然感到疑惑,不确定。
  • 双莲影:池中两朵莲花的倒影,象征着美好的双生或伴侣关系。
  • 镜里时:镜中的时光,指美好的回忆或时光。

翻译

黄鹄之歌渐渐消逝,曲调转为悲伤, 在鸳鸯冢旁,梦境中仍感到疑惑。 只有池中那两朵莲花的倒影, 才能比得上当年镜中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黄鹄歌残和鸳鸯冢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悲伤的感慨。诗中“黄鹄歌残调转悲”描绘了歌声的消逝和曲调的转变,暗示了美好事物的逝去和随之而来的悲伤。而“鸳鸯冢畔梦犹疑”则进一步以梦境中的疑惑来表达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确定和怀念。最后,诗人以池上双莲影来比喻当年的美好,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无限留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陶望龄

陶望龄

明浙江会稽人,字周望,号石篑。陶承学子。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累官国子祭酒。好王守仁学说,以讲学著称。卒谥文简。有《解庄》、《水天阁集》、《歇庵集》。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