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分司九日刘副使见过

遥水楼船拥节旄,明公斧钺静江皋。 为逢雁度俱今日,肯假霜威过浊醪。 手里黄花清露满,城隅白浪暮天高。 出门历历明星在,指点秋河到玉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遥水:远处的江水。
  • 楼船:古代有楼的大船,常用于军事或游览。
  • 拥节旄:手持节旄,节旄是古代官员出使时所持的符节,象征权力和身份。
  • 明公:对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 斧钺:古代兵器,这里指军事权力。
  • 江皋:江边的高地。
  • 雁度:大雁飞过,常用来象征季节的变迁。
  • :借。
  • 霜威:寒霜的威力,比喻严厉的威势。
  • 浊醪:浊酒,指未经过滤的酒。
  • 黄花:菊花,九月的代表花卉。
  • 清露:清晨的露水。
  • 城隅:城墙的角落。
  • 白浪:白色的波浪,形容江水波涛。
  • 暮天高:傍晚的天空显得高远。
  • 明星:明亮的星星。
  • 秋河:秋天的银河。
  • 玉镳:玉制的马嚼子,这里指代高贵的马匹或骑马的人。

翻译

远处的江水上,楼船中有人手持节旄,明公正手持斧钺,镇守在江边的高地。恰好今天遇到大雁飞过,你愿意借着寒霜的威势,来品尝这未经过滤的浊酒吗?

我手中的菊花上沾满了清晨的露水,城墙角落处,白色的波浪在傍晚的天空中显得格外高远。出门时,明亮的星星历历在目,我指着秋天的银河,直到它延伸到那高贵的马匹之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九江分司九日刘副使见过的场景,通过远景与近景的结合,展现了江边的壮阔与秋日的宁静。诗中“遥水楼船”与“明公斧钺”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军事的威严,又体现了文人的雅致。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日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李舜臣的文学造诣。

李舜臣

李舜臣

明山东乐安人,字懋钦,一字梦虞,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嘉靖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为江西提学佥事、南国子监司业,累官太仆寺卿,未履任而报罢。闲居二十年。性简重慎详,一意经术,谓汉儒去古未远,其说可信,又以六书正汉儒注疏舛误。有《愚谷集》。 ► 2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