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六首

逆羝未必折箠笞,垂老台城见逼时。 白马青丝成妖谶,金瓯一缺竟何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逆羝(dǐ):指叛逆的公羊,比喻叛逆者。
  • 折箠笞(chuí chī):折断鞭子抽打,比喻严厉的惩罚。
  • 白马青丝:指叛逆者的标志或象征。
  • 妖谶(chèn):不祥的预言或征兆。
  • 金瓯:比喻国家疆土完整。
  • 一缺:一旦有所缺失。

翻译

叛逆者未必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当国家垂危时,他们却趁机逼迫。白马青丝成为了不祥的征兆,一旦国家的疆土有所缺失,又该如何是好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国家危难时刻叛逆者趁机作乱的忧虑。诗中“逆羝未必折箠笞”一句,暗示了叛逆者可能逍遥法外,而“垂老台城见逼时”则描绘了国家危急的情境。后两句“白马青丝成妖谶,金瓯一缺竟何施”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叛逆者的谴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