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授简:授予简牍,指给予书写材料,这里指考试。
- 三原:地名,今陕西省三原县。
- 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 王公:指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推行新政。
- 衣冠:指士人,即读书人。
- 凝香:指书院中书香浓郁的氛围。
- 桃李:比喻学生或弟子。
- 讲幄:讲学的场所。
- 洛守:指洛阳的地方官。
- 贾谊:西汉文学家、政治家,曾被贬为洛阳令。
- 文翁:东汉时期的教育家,曾在蜀地推广教育。
- 经术:指儒家经典学问。
- 荐雄:推荐英才。
翻译
在三原的后院东侧举行考试,南阳的士人喜爱学问如同王安石一般。 士人们坐在充满书香的地方,桃李树荫下是讲学的场所。 洛阳的官员能够像求贤若渴的贾谊一样,蜀地的人们无不颂扬推广教育的文翁。 江淮一带自古以来推崇儒家经典学问,更不用说文章能够推荐英才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资政书院考试的场景,通过对南阳士人、书院氛围、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和学问的推崇。诗中“授简三原后院东”一句,即点明了考试的地点和场景,而“南阳爱士似王公”则赞美了南阳士人对学问的热爱。后两句通过对书院环境的描绘,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强调了教育和学问的重要性,以及对英才的推崇。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教育和学问的尊重与推崇。
欧大任的其他作品
- 《 邳州遇周比部子仁北上 》 —— [ 明 ] 欧大任
- 《 十六夜小斋待月元白约卿同赋 》 —— [ 明 ] 欧大任
- 《 送华光禄致仕归无锡 》 —— [ 明 ] 欧大任
- 《 庚寅元日立春次庚申旧韵 》 —— [ 明 ] 欧大任
- 《 光州九日刘伯玄邀饮台上 》 —— [ 明 ] 欧大任
- 《 阙下逢王鸿胪彦贻自闽中使还 》 —— [ 明 ] 欧大任
- 《 同王户曹发南康别郭蔡二子 》 —— [ 明 ] 欧大任
- 《 子及返自滇中而予将归岭外感今叙昔情见乎辞 》 —— [ 明 ] 欧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