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邢子愿陈忠甫诸君过摩诃庵听无弦上人琴

鸣琴何似在山中,幻住师今念已空。 右室客为驺处士,西游人似稷丘公。 泠泠石上诸天雨,谡谡松间万壑风。 玉几金床吾欲就,但留双目送飞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摩诃庵:古代佛教寺庙名。
  • 无弦上人:指弹琴的僧人,可能因其琴艺高超,如同无弦之琴,故称。
  • 幻住师:指佛教中的修行者,此处可能指无弦上人。
  • 驺处士:古代指隐居的士人。
  • 稷丘公: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谡谡:形容风声强劲有力。
  • 玉几金床:指华贵的家具,象征富贵生活。
  • 飞鸿:飞翔的大雁,常用来比喻远大的志向或高远的境界。

翻译

鸣琴的声音仿佛来自深山之中,幻住师今日的心念已空无一物。 右室中的客人是隐居的士人,西游的人则像是传说中的仙人稷丘公。 石上响起清脆如雨的琴声,松林间万壑风声强劲有力。 我欲追求那华贵的玉几金床,但更愿留下双目,追随那飞翔的大雁,感受其高远的境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鸣琴的声音和听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富贵的超脱。诗中“鸣琴何似在山中”一句,以琴声喻山中的宁静与深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文通过对比隐居士人与仙人稷丘公,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结尾的“玉几金床吾欲就,但留双目送飞鸿”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富贵的淡漠,以及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