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盆菊
众芳岂不妍,秋英自清绝。
意与幽人会,标名霜下杰。
容以桃李颜,艳彼茱萸节。
翩翩五陵子,佳色纷相悦。
积紫照朱茵,堆黄象金埒。
赏韵一以乖,篱堵宁辞拙。
亭亭盆中菊,偏承美人撷。
香分甘谷幽,色借冰壶洁。
对此读离骚,心魂坐瑩澈。
悠然见西山,孤峰正嵚蘖。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英:秋天的花朵。
- 幽人:隐士。
- 标名:指明,表明。
- 霜下杰:在霜中显得特别出色的。
- 容:外表。
- 茱萸节:重阳节,古时人们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 五陵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朱茵:红色的垫子或毯子。
- 金埒:金色的马缰绳,这里指金色的装饰。
- 赏韵:欣赏的风韵。
- 篱堵:篱笆。
- 撷:摘取。
- 冰壶:清洁的容器,比喻清澈。
- 离骚:屈原的作品,这里指读书。
- 心魂:心灵。
- 坐:因此。
- 瑩澈:清澈透明。
- 西山:指北京西山。
- 孤峰:单独的山峰。
- 嵚蘖(qīn niè):山峰高耸。
翻译
秋天的花朵自然清丽绝伦。 我的意趣与隐士相会,表明它们是霜中的佼佼者。 虽然外表像桃李一样艳丽,但在重阳节时,它们更显得艳丽。 翩翩的富贵子弟,美丽的颜色纷至沓来。 深紫色照亮了红色的垫子,黄色像是金色的装饰。 欣赏的风韵一旦失去,篱笆也难以掩饰其拙劣。 亭亭玉立的盆中菊花,偏偏受到美人的摘取。 香气分得甘谷的幽深,颜色借得冰壶的清澈。 对着它们读《离骚》,心灵因此清澈透明。 悠然看见西山,孤峰高耸。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秋菊的清丽与高洁,通过对比其他花卉和富贵子弟的繁华,突出了菊花的独特魅力。诗中“秋英自清绝”一句,即表明了菊花在秋天中的独特地位。后文通过“香分甘谷幽,色借冰壶洁”等句,进一步以香气的幽深和颜色的清澈来描绘菊花的品质。最后,以读《离骚》和见西山的孤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澈与高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菊花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夏鹤田黄门自琉球奉使归致书问讯诗以答之 其二 》 —— [ 明 ] 董其昌
- 《 送许周翰备兵井陉二首 》 —— [ 明 ] 董其昌
- 《 金华谣为周斗垣学宪 》 —— [ 明 ] 董其昌
-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 —— [ 明 ] 董其昌
- 《 范长倩偕隐天平山居四首 其三 》 —— [ 明 ] 董其昌
- 《 同唐元徵宫允游善权洞四首 》 —— [ 明 ] 董其昌
- 《 詶李太史伯襄赠什 》 —— [ 明 ] 董其昌
- 《 送吴明谷还乡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