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兖河(yǎn hé):兖州一带的河流。
- 舠(dāo):小船。
- 沽口:地名。
- 五服: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这里泛指各地区。
- 九重:指帝王居处,这里指朝廷。
- 贤劳:指劳苦,劳累。
- 孔骚:很动荡不安。
- 亭皋(tíng gāo):水边的平地。
翻译
兖州一带的秋水中难以行驶小船,沽口处回旋的风积聚了上万艘船只。 各地区向朝廷上供的事务推举这位袖口衣领整齐的人负责,朝廷深深眷顾他,感念他的贤能与辛劳。 蒙受君恩,内心左右惭愧觉得自己名不副实,东南地区的民力也很不安定。 眼底是白茅连着瓠子,夕阳西下,离别的思绪充满了水边的平地。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顾清为送汤同知督运而作。诗的首联通过描绘兖河秋水和沽口万艘积船的场景,烘托出运输任务的艰巨。颔联写汤同知肩负着各地区上供的重任,得到朝廷的深切关注,体现了他的重要地位和责任。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所受君恩的惭愧以及对东南地区民力不安的担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尾联以眼前的白茅和瓠子以及满是离思的夕阳下的亭皋景况,渲染出离别的氛围和淡淡的忧愁。整首诗意境深沉,既表达了对汤同知的期望与祝福,也流露出对社会状况的关切,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