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沸(fèi):指水沸腾。
- 擎(qíng):向上托、举。
- 峡风:峡谷中的风。
- 舟子:船夫。
- 杨朱泪:杨朱,战国初期思想家,他认为人应该重视自己的生命和利益,当人们面临分离或困境时,往往会感到悲伤和无奈,因此“杨朱泪”常用来形容人们的悲伤和痛苦。
- 晋鄙符:“晋鄙”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将领,“晋鄙符”指兵符,此处借指在外奔波的命运。
翻译
山上的泉水在石头的激荡下如沸腾般作响,平台上托举着铺满的野生果实。 峡谷中的风刚刚刮起,船夫急切地互相呼喊。 眼中挂着如杨朱般悲伤的泪水,身如拿着晋鄙符的人般漂泊不定。 不知何时才能获得自由,面对此景心中倍感踌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飞来寺时所见到的景象以及内心的感受。诗的前两句通过“石响山泉沸”和“台擎野果铺”,生动地描绘了山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的景象。接下来的“峡风刚自起,舟子急相呼”,则写出了峡谷中风起和船夫呼喊的情景,增添了一丝紧张的氛围。
在后两句中,作者用“眼挂杨朱泪,身依晋鄙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伤和漂泊之感,最后以“自由何日得,对境倍踌蹰”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与踌躇。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自身感受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 《 乙卯五月素敷谒选赴都相晤于九成台畔四十字赠行相喜相勉之私非四十字能尽然素敷随事躬省栽培德行虽得时向荣以慰北堂之欢又能端悫克慎不堕青云之志只在回光返照中耳 》 —— [ 明 ] 释今无
- 《 寄赠王崇芳 》 —— [ 明 ] 释今无
- 《 留别即兄 》 —— [ 明 ] 释今无
- 《 秋日喜螺浮张给谏见访即订四百峰之游率赠 》 —— [ 明 ] 释今无
- 《 白衣庵新居 》 —— [ 明 ] 释今无
- 《 送李蠖庵司李改除归鄗上 》 —— [ 明 ] 释今无
- 《 戊申初冬望前一日本师天然老和尚六十又一示生人天胥庆华梵交响恭赋律言敬致末祝 》 —— [ 明 ] 释今无
- 《 赠朱秋容副戎 》 —— [ 明 ] 释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