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马国瑞都司二首

· 张端
寂历东风草尽生,绿阴啼鸟过清明。 江山望眼他乡美,雨露怀思我辈情。 身老不堪春去速,名虚底用晚来成。 才难自古人兴叹,一将贤于万里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寂历:寂静冷清。
  • 东风:春风。
  • 草尽生:草木全部生长。
  • 绿阴:树荫。
  • 啼鸟:鸣叫的鸟。
  • 过清明:过了清明节,指时节。
  • 江山:山河大地。
  • 望眼:眺望的目光。
  • 他乡美:异乡的风景美好。
  • 雨露:比喻恩泽。
  • 怀思:怀念思念。
  • 我辈情: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
  • 身老:身体衰老。
  • 不堪:不能承受。
  • 春去速:春天离去得快。
  • 名虚:名声空虚。
  • 底用:何用,有什么用。
  • 晚来成:晚年才成就。
  • 才难:才华难得。
  • 自古人兴叹:自古以来人们就感叹。
  • 一将:一位将领。
  • 贤于:胜过。
  • 万里城:万里长城,比喻极大的防御工事。

翻译

春风寂静,草木生长,绿荫下鸟儿鸣叫,清明已过。眺望江山,异乡的风景如此美好,我们怀念着恩泽,表达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身体虽已衰老,却难以承受春天匆匆离去的速度,名声虽空虚,又何须晚年才有所成就。自古以来,人们就感叹才华难得,一位贤能的将领胜过万里长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逝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才华的珍视。诗中,“寂历东风草尽生”一句,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又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感。后文通过对“身老”、“春去速”、“名虚”等词的运用,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晚景的无奈和对成就的渴望。结尾的“一将贤于万里城”则是对才华的高度赞扬,显示了诗人对真正才能的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才华的深刻思考。

张端

元江阴州人,字希尹,号沟南。博学好修。历官江浙行枢密院都事。人称沟南先生。有《沟南漫存稿》。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