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

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 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 强健且宜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 始知驾鹤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屐:山中行走时穿的木屐。
  • 田衣:农夫的服装。
  • 六七贤:指同游的六七位朋友。
  • 搴芳:采摘花草。
  • 蹋翠:踏青,踩在青草上。
  • 潺湲:水流声。
  • 九龙潭:地名,指九龙潭景区。
  • 三品松:指品质上乘的松树。
  • 管弦:乐器,这里指音乐。
  • 炎天:夏天。
  • 驾鹤乘云:比喻仙人或高人的出行方式。
  •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翻译

穿着山屐和田衣的六七位贤士,一同采摘花草,踏青游玩,享受着潺潺流水声。在九龙潭边,月色映照在杯中的酒上,三品松树下的风中飘荡着管弦乐声。身体强健,正适合游览这样的胜地,清凉的感觉让人不觉中度过了炎热的夏天。这才知道,除了驾鹤乘云的仙人,地上也有逍遥自在的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与朋友们在山中游玩的情景,通过“山屐田衣”、“搴芳蹋翠”等生动描绘,展现了他们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诗中“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一句,以景入情,将自然美景与人文雅趣完美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结尾的“驾鹤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则抒发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