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

· 尹耕
铜龙春辟晓光寒,金水桥横白玉栏。 见说汉皇求大药,故邀王母到长安。 黄金夜献文成灶,青鸟朝翔太乙坛。 不是岁星陪帝辇,蟠根谁奉殿中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铜龙:指宫殿前的铜制龙形装饰物。
  • 金水桥:指宫中桥梁,常以金碧辉煌装饰。
  • 白玉栏:用白玉制成的栏杆,形容宫殿的华丽。
  • 汉皇:指汉武帝,此处泛指帝王。
  • 大药:指长生不老药。
  • 王母:即西王母,传说中的神仙。
  • 长安:古都名,今西安,汉朝的都城。
  • 文成灶:指汉武帝时期的方士文成将军李少君所设的炼丹灶。
  •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
  • 太乙坛:祭祀太乙神的坛。
  • 岁星:即木星,古代认为岁星能带来吉祥。
  • 帝辇:皇帝的车驾。
  • 蟠根:指根深蒂固的家族或势力。
  • 殿中欢:宫中的欢乐。

翻译

春天,铜龙在晨光中显得寒意逼人,金水桥横跨在白玉栏杆之上。听说汉皇在寻求长生不老的大药,因此邀请了王母来到长安。夜晚,黄金献给了文成将军的炼丹灶,早晨,青鸟飞翔在太乙坛上。如果不是岁星陪伴着皇帝的车驾,那么谁能享受到宫中的欢乐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宫廷中的一幕,通过铜龙、金水桥、白玉栏等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富丽堂皇。诗中提及汉皇寻求长生不老药和王母的到来,反映了古代帝王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神仙的崇拜。夜晚黄金献给炼丹灶,早晨青鸟飞翔,这些神秘的场景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最后两句通过岁星和帝辇的对比,暗示了宫廷中的权力和欢乐是与天命和家族势力紧密相连的。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权力本质的隐晦批判。

尹耕

明蔚州卫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进士。性嗜酒,好谈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边臣玩忽,武备废弛,作《塞语》十一篇,申明边防虏势之要害。严嵩见而才之。起知州,数月中迁兵部员外郎,出为河间知府,大修武备。旋擢河南兵备佥事,被劾下狱,戍辽左。有《朔野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