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萧关道。玉井苍苔岁月深,门前细路生春草。 春草如烟秋月缺,路远魂飞不可越。祗听关山笛里声,登楼旷望肝肠绝。 东来有鸟正西飞,愿寄一书到海涯。鸟辞天长去不反,藏书怀袖衣带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关道:古代关中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
  • 玉井:指深井,这里可能指井边的环境。
  • 苍苔:青苔,常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 细路:小路。
  • 如烟:形容春草茂盛,远看如烟雾。
  • 秋月缺:指秋天的月亮不圆,常用来比喻离别或思念。
  • 关山:关隘和山川,常用来象征边疆或旅途的艰险。
  • 笛里声:笛声,常带有哀怨的情感。
  • 旷望:远望。
  • 肝肠绝:形容极度悲伤。
  • 东来有鸟:可能指某种候鸟,也可能是比喻。
  • 海涯:海角,指遥远的地方。
  • 鸟辞天长:鸟儿飞向遥远的天际。
  • 去不反:一去不复返。
  • 藏书怀袖:将书藏在袖中,表示珍惜。
  • 衣带缓:衣带宽松,形容消瘦。

翻译

我思念的人,在遥远的萧关道。那里的玉井边长满了深色的青苔,岁月悠长,门前的小路上生满了春草。春草茂盛得像烟雾一样,秋天的月亮却残缺不全,路途遥远,思念的灵魂无法飞越。只能听到关山边传来的笛声,登上高楼远望,心中的悲伤到了极点。

有一只鸟从东方飞来,又向西方飞去,我希望能托它带一封信到遥远的海角。但鸟儿飞向了遥远的天际,一去不复返,我只能将书信珍藏在袖中,衣带因消瘦而宽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无法逾越的距离感。诗中通过“萧关道”、“玉井苍苔”、“春草如烟”等意象,描绘了一个遥远而充满岁月痕迹的场景,增强了思念的深度和距离的遥远。秋月缺、关山笛声等元素,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最后,通过鸟儿和书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于慎行的高超诗艺。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