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
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
画鹢移仙妓,金貂列上公。
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
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
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和诗的一种,特指按原诗的题材和体裁做诗以应制。
- 圣制:皇帝所作的诗。
- 上巳:古代节日,农历三月初三,人们外出踏青,举行祭祀活动。
- 禊饮:上巳节的一种活动,即在水边宴饮,以驱邪祈福。
- 应制:应皇帝之命而作的诗。
- 长乐:汉代宫殿名,此处指唐代宫殿。
- 青门:汉代长安城东南门,因门色青,故称青门,此处指唐代长安城门。
- 宜春:宫殿名。
- 万井:形容城市繁华,人口众多。
- 辇:古代帝王的乘车。
- 画鹢:古代船头画鹢鸟以图吉利,后泛指船。
- 仙妓:指宫中的歌舞女。
- 金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冠饰,后用以指代贵官。
- 上公:周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
- 渭水:黄河的最大支流,流经陕西。
- 秦甸:指秦地,即今陕西省一带。
- 黄山:指黄土山,即今陕西省兴平市北的黄山。
- 汉宫:汉代的宫殿。
- 君王:指皇帝。
- 祓禊:古代除灾求福的祭祀,也泛指在水边举行的洗涤仪式。
- 灞浐:灞水和浐水,均流经长安,此处指代长安。
- 朝宗:诸侯朝见天子,春见称朝,夏见称宗。
翻译
在长乐宫青门之外,宜春宫小苑的东边。 高楼耸立在繁华的市井之上,帝王的辇车穿梭在百花之间。 画船上歌舞女如仙,金貂贵官列坐其上。 清亮的歌声邀请着落日,美妙的舞蹈迎向春风。 渭水映照着秦地的明媚,黄山进入了汉宫的视野。 君王亲临举行祓禊仪式,灞水和浐水也仿佛前来朝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皇帝在上巳节于望春亭举行禊饮活动的盛况。诗中,王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皇家春游的画卷,高楼、百花、画船、歌舞、贵官等元素交织,展现了节日的繁华与欢乐。通过对渭水、黄山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皇家活动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皇恩浩荡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华美,意境开阔,充分展现了王维作为唐代杰出诗人的艺术魅力。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