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

· 包何
郎官休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 几处折花惊蝶梦,数家留叶待蚕眠。 藤垂宛地萦珠履,泉迸侵阶浸绿钱。 直到闭关朝谒去,莺声不散柳含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休浣:官员休假。
  • 迟日:春日。
  • 野老:乡村的老人。
  • 有年:丰收之年。
  • 折花:摘花。
  • 蝶梦:蝴蝶的梦境,比喻美好的幻想。
  • 留叶:保留叶子,指桑树为蚕提供食物。
  • 蚕眠:蚕在蜕皮时不动不食的状态。
  • 藤垂:藤蔓垂下。
  • 珠履:缀有珠子的鞋子,比喻华贵的鞋子。
  • 泉迸:泉水喷涌。
  • 绿钱:绿色的苔藓,形状像钱。
  • 闭关:闭门不出。
  • 朝谒:朝见君主或上层。
  • 莺声:黄莺的叫声。
  • 柳含烟:柳树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的样子。

翻译

郎官在春日休假时感到怜爱,乡村的老人因为丰收之年而欢欣鼓舞。 几处地方摘花惊扰了蝴蝶的美梦,数家留着桑叶等待蚕儿进入梦乡。 藤蔓垂下宛如地面上的珠履,泉水喷涌侵入台阶旁,浸润着绿色的苔藓。 直到闭门不出,朝见君主离去,黄莺的歌声依旧不散,柳树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东郊的宁静与生机。通过郎官与野老的不同情感对比,展现了春日的多重意义。诗中“折花惊蝶梦”与“留叶待蚕眠”细腻地刻画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后两句以藤垂、泉迸的景象,增添了诗意的生动性。结尾的“莺声不散柳含烟”则以声音与视觉的双重感受,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持久的春日氛围。

包何

唐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字幼嗣。包融子。玄宗天宝进士。代宗大历中为起居舍人。工诗。与弟父包融、包佶齐名,世称三包。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