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桐侯受业先兄存没依轸倍于馀子春初过慰衰老怆然酬赠
纸窗竹屋俯寒泉,总角相看巳冁然。
莎径情深寻带草,芦中恩重覆渔船。
重来棠杜初悲雨,老去桃花不记年。
一卷申公诗说在,凭君珍重护秦烟。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形状像角,故称总角。这里指年少时。
- 冁然:形容笑的样子。
- 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
- 带草: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与某人的情感联系。
- 芦中恩重覆渔船:比喻深厚的恩情,如同渔船在芦苇丛中翻覆,意指恩情深重到难以承受。
- 重来棠杜初悲雨:再次来到棠杜之地,初次感受到悲伤的雨。棠杜,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老去桃花不记年:随着年老,对桃花的记忆已经模糊,不再记得具体的年份。
- 申公诗说:指申公豹的诗作或诗论。申公豹,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 秦烟:秦地的烟雾,这里可能指秦地的文化或历史。
翻译
在纸窗竹屋下俯视寒冷的泉水,回忆起年少时相视而笑的情景。 小路上长满莎草,情感深沉,如同芦苇丛中翻覆的渔船,恩情深重。 再次来到棠杜之地,初次感受到悲伤的雨,年老后对桃花的记忆已模糊。 一卷申公豹的诗论在手,请你珍重保管,如同守护秦地的文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纸窗竹屋”、“寒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回忆起年少时的欢乐时光。后句通过“莎径”、“带草”等自然景物,隐喻了深厚的情感和恩情。诗的结尾提到“申公诗说”和“秦烟”,暗示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友人的嘱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忆江南 · 早春 》 —— [ 清 ] 沈善宝
- 《 早春游王氏园看牡丹约花开再游探韵赋诗得早字 》 —— [ 宋 ] 韦骧
- 《 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宴 》 —— [ 清 ] 弘历
- 《 早春 》 —— [ 宋 ] 宋祁
- 《 早春山行 》 —— [ 唐 ] 于武陵
- 《 次韵魏定甫早春题咏五首 》 —— [ 宋 ] 周紫芝
- 《 高阳台·閒庭风起,草际飘坠,词笺题曰:新正小雨。不识何人作,依韵和之 》 —— [ 清 ] 吴昌绶
- 《 满江红 · 新春敬用遁庵韵 》 —— [ 元 ] 段成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