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

· 王问
园中芳树,靓妆春驻。拂槛临池杂俎新,佳辰常与东风遇。 树下双鬟云雾绡,湿红新巘蔷薇露。珠箔银床独自栖,陌上才人暗相许。 只愁花信妒风多,晓来忘却啼莺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靓妆:美丽的妆饰。
  • 拂槛:轻轻触碰栏杆。
  • 杂俎:杂乱的样子。
  • 佳辰:美好的时光。
  • 双鬟:指少女。
  • 云雾绡:轻薄如云雾的丝绸。
  • 湿红:湿润的红色,形容花瓣。
  • 新巘:新开的花。
  • 蔷薇露:蔷薇花上的露水。
  • 珠箔:珠帘。
  • 银床:银色的床。
  • 陌上才人:路旁的才子。
  • 花信:花开的讯息。
  • 妒风:嫉妒的风,指破坏花开的强风。
  • 啼莺:啼叫的黄莺。

翻译

园中的芳树,春日里装扮得美丽动人。轻触栏杆,临池而立,树枝杂乱新绿,美好的时光常伴着东风而来。树下站着两位少女,身着如云雾般轻薄的丝绸,湿润的红色花瓣上沾着新开的蔷薇花露。她们独自在珠帘和银床之间,路旁的才子暗自倾心。只怕花开的讯息被嫉妒的风所妒忌,清晨醒来已忘记了黄莺啼叫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园中芳树下的美景和情感。诗中,“靓妆春驻”形容了芳树在春天的美丽,而“双鬟云雾绡”则细腻地描绘了少女的服饰和姿态。后句通过“珠箔银床”和“陌上才人”暗示了少女与才子之间的情愫。结尾的“花信妒风”和“忘却啼莺处”则巧妙地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易逝的忧虑,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王问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