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秋月

· 王恭
望秋月,在家见月如等閒。几度天涯望秋月,明月虽同非故山。 举头问明月,古往今来几圆缺。明月如有言,问我少年今白发。 君不见汾水秋风鸿雁来,邺中歌舞尽苍苔。忧欢只问今时月,曾照离宫与露台。 今月应将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谁言金粟西陵下,不见流光到梓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等閒:平常,普通。
  • 邺中:古代地名,今河北省临漳县西,三国时曹操曾在此建都。
  • 金粟:指金粟山,传说中黄帝的陵墓所在地。
  • 西陵:指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
  • 梓宫:帝王的棺材。

翻译

望秋月,在家时见月如同平常。几次在天涯望秋月,明月虽同,却非故乡的山。 抬头问明月,古往今来,你经历了多少圆缺。明月似乎有话要说,问我为何少年如今已白发。 你不见汾水秋风中鸿雁南飞,邺中的歌舞之地已长满苍苔。忧愁与欢乐只问今时的月,它曾照亮离宫与露台。 今夜的月应与古时的月相同,但古人今已长眠九泉之下。谁说金粟山西陵下,不见月光照到帝王的棺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望秋月表达了深切的乡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明月虽同非故山”一句,巧妙地将明月与故乡联系起来,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后文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易逝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洞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