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释
架:瓜架也。此亦秦州秋深作。此见除架而有感也。上四记事,下四寓言。花开瓤结,除蔓何辞,有功成身退之义。秋虫犹在,暮雀已离,有倏忽聚散之悲。寒事已落,人生亦然,有始盛终衰之慨。
束薪:所以构架者。《诗》:「不流束薪。」曹子建诗:「零落归山丘。」
瓠(hù):《诗》:「甘瓠纍之。」《杜臆》:「瓠与瓜有别,瓜乃总名,瓠是开白花者。
序
架,瓜架也。此亦秦州秋深作。此见除架而有感也。上四记事,下四寓言。花开瓤结,除蔓何辞,有功成身退之义。秋虫犹在,暮雀已离,有倏忽聚散之悲。寒事已落,人生亦然,有始盛终衰之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束薪:捆扎起来的柴草。
- 瓠(hù):葫芦。
- 宁辞:岂辞,难道辞别。
- 牢落:稀疏;冷落。
翻译
柴草已经零散飘落,葫芦叶子变得萧疏。幸好已经结出了白色的花,难道就辞别这青蔓被除掉。秋虫的声音一直萦绕不去,傍晚的鸟雀是什么心情呢。寒冷的事到如今已很冷落,人生也有最初的时候啊。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除架这件事展开,既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又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生命兴衰的感慨。首联写柴草和瓠叶的状态,展现出一种凋零之感。“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既有一种对瓠已经完成使命的感慨,又表达出对其结束的无奈。秋虫声和暮雀增添了环境的氛围和萧瑟之感。最后一联,从自然之景引申到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变化和初始状态的回味与感叹。整个诗篇意境萧瑟而深沉,展示了杜甫对生活细腻而深刻的感悟。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