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 上卷 · 二冬
所属合集
注释
- 暮鼓:寺庙中晚上击鼓。
- 晨钟:寺庙中早晨敲钟。
- 冯妇:古男子名,善于打虎。
- 蛩(qióng):蟋蟀。
- 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 雍雍:形容大雁叫声和谐。
- 迢递(tiáo dì):遥远的样子。
- 嵯峨(cuó é):山势高峻。
- 奁(lián):妇女梳妆用的匣子。
- 笥(sì):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 灼烁:鲜明光彩的样子。
- 蒙茸:形容草木蓬松。
- 戏马:即戏马台。
- 蟠龙:指蟠龙斋。
- 擘(bāi):分开,剥开。
- 鹤氅(chǎng):用鸟羽制成的外套。
- 金镛:古代的一种乐器。
- 干戈: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
翻译
春天对应夏天,秋天对应冬天,晚上的鼓对应早晨的钟。观赏山景对应游玩水景,绿色的竹子对应青色的松树。像冯妇一样的打虎者,像叶公那样喜欢假龙,飞舞的蝴蝶对应鸣叫的蟋蟀。嘴里衔着泥土的一对紫燕,采集花蜜的几只黄蜂。春日的园子里黄莺叫声和谐动听,秋天在塞外大雁的叫声和谐。秦岭上云朵横亘,绵延八千远的路途;巫山被雨冲洗,高峻的十二座危险山峰。
明亮对应黑暗,淡薄对应浓厚,有上等智慧的人对应秉持中庸之道的人。梳妆镜匣对应衣箱,野外的捣衣杵对应村里的舂米声。花儿鲜明光彩,草木蓬松,炎热的夏天对应寒冷的冬天。高台有著名的戏马台,小斋有号称蟠龙的斋。亲手剥开蟹螯是像毕卓那样,身披鹤氅就像王恭。五老峰高耸,秀丽地直插云霄像玉做的笔;三姑石很大,在风雨中传来的声响好像金镛。
仁厚对应义行,谦让对应恭敬,大禹、舜帝对应伏羲、神农。雪花对应云形的树叶,芍药花对应芙蓉花。陈后主,汉中宗,有文采的人对应雕刻龙的巧匠。柳塘边风很轻柔,花圃中月色很浓厚。春天正适合早上看蝴蝶,秋天就更适合夜晚听蟋蟀声。战士要获取功劳,必然要凭借战争来成就勇武;隐士要适宜自己的志向,必须凭借诗歌美酒来滋养自在闲适。
赏析
这篇《声律启蒙》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内容丰富多样。它涵盖了自然景观、人物典故、季节气候等诸多方面,用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和情境。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生动地展现出不同季节里自然界的声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则充分体现了山川的壮丽之美。同时,通过提及诸多历史人物和典故,如冯妇、叶公、陈后主等,增加了文化内涵和知识性。整篇作品不仅具有文学欣赏价值,还对学习对仗、韵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帮助。
车万育
车万育的其他作品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五微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十四寒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三肴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二萧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一东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十五咸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十二文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七阳 》 —— [ 清 ] 车万育
相关推荐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四支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五歌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二萧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三江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下卷 · 十四盐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一东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九佳 》 —— [ 清 ] 车万育
- 《 声律启蒙 · 上卷 · 十五删 》 —— [ 清 ] 车万育